- 一、幼儿腹泻的饮食原则
- 1.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日进食5-6次,每次量减少至平时的2/3
- 2. 选择低纤维、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 3. 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优先选择口服补液盐
- 4. 避免刺激肠胃的调味品,烹饪以蒸煮为主
- 5. 观察进食后的反应,出现加重症状立即停用
- 二、腹泻期推荐食物清单
- 1. 谷物类
- 小米粥:富含维生素B族,可加少许盐补充电解质
- 大米粉糊:用温水冲调成半流质状态,适合急性期
- 燕麦粥:含β-葡聚糖修复肠道黏膜,需煮至完全软烂
- 2. 蛋白质来源
- 鸡蛋羹:取蛋清部分隔水蒸8分钟,每日不超过2个
- 鱼肉泥:选择鳕鱼、鲈鱼等白肉鱼,去刺后制成细腻泥状
- 豆腐脑:选用嫩豆腐,搭配少量胡萝卜丁增加营养密度
- 3. 蔬菜选择
- 南瓜:富含果胶吸附毒素,蒸熟压泥更易吸收
- 胡萝卜:β-胡萝卜素促进肠黏膜修复,需煮至软烂
- 土豆泥:淀粉含量高可缓解腹泻,避免添加黄油
- 4. 水果与饮品
- 苹果泥:未成熟的青苹果含果胶最佳,蒸熟后去皮食用
- 香蕉:选择表皮带黑斑的成熟香蕉,每日不超过半根
- 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配比,每15分钟喂5ml
- 米汤:煮粥后的上层清汤,补充矿物质
- 5. 特殊阶段食品
- 母乳喂养:继续按需哺乳,缩短单次喂奶时间
- 配方奶:可暂时更换为无乳糖配方奶粉3-7天
- 酸奶:选择无糖原味酸奶,每日不超过100ml
- 三、需严格避免的危险食物
- 1. 易产气食物:豆类、洋葱、西兰花
- 2. 高糖食品:蜂蜜、果汁、含糖饮料
- 3. 油腻食物:炸鸡、薯条、肥肉
- 4. 高纤维食物:全麦面包、芹菜、玉米
- 5. 生冷食物:冰淇淋、西瓜、沙拉
- 6. 奶制品:含乳糖牛奶及甜品
- 四、家庭护理关键措施
- 1. 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使用布拉格腹泻评分法监测
- 2. 保持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并涂氧化锌软膏
- 3. 环境温度控制在22-25℃,避免腹部受凉
- 4. 使用益生菌制剂时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
- 5. 轻柔按摩腹部:顺时针环形按摩,每次5分钟
- 五、恢复期饮食过渡方案
- 1. 第1-2天:流质饮食为主(米汤、清粥)
- 2. 第3-4天:半流质食物(烂面条、土豆泥)
- 3. 第5-7天:软食过渡(烂米饭、碎菜肉末)
- 4. 第8天起: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观察3天
- 六、需要立即就医的警示信号
- 1. 腹泻超过7天未缓解
- 2. 出现血便或黏液便
- 3. 6小时内无尿或尿色深
- 4. 眼窝凹陷、哭时无泪
- 5. 持续呕吐无法进食
- 6. 发热超过38.5℃持续不退
- 七、预防腹泻的生活指南
- 1. 餐具每日高温消毒,奶瓶煮沸15分钟
- 2. 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
- 3. 外出游玩携带密封餐具,避免饮用生水
- 4.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建议6月龄开始接种)
- 5. 家庭成员饭前便后勤洗手,使用肥皂揉搓20秒
- 八、常见误区辨析
- 误区1:“禁食8小时有助于恢复”→错误!空腹会加重脱水,应少量进食易消化食物
- 误区2:“喝酸奶能快速止泻”→错误!普通酸奶含乳糖,需选择无乳糖发酵型产品
- 误区3:“吃止泻药效果更快”→错误!婴幼儿用药需医生指导,滥用可能掩盖病情
- 误区4:“腹泻期间不能喝水”→错误!口服补液盐是首选防脱水方案
- 九、不同病因的饮食调整策略
- 1. 细菌感染:遵医嘱用药期间暂停乳制品
- 2. 病毒性肠炎:适当延长无乳糖饮食时间
- 3. 过敏性腹泻:排查牛奶蛋白、鸡蛋等过敏原
- 4. 食物中毒:恢复初期仅提供白粥、苏打饼干
- 十、营养补充剂使用指南
- 1. 口服补液盐III:按比例冲泡,冷藏保存不超过24小时
- 2. 益生菌制剂:选择含鼠李糖乳杆菌GG株的产品
- 3. 蒙脱石散:与其它药物间隔1-2小时服用
- 4. 维生素补充:腹泻第3天可添加复合维生素滴剂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