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龋齿(蛀牙)
龋齿是全球最普遍的口腔疾病,主要由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引起。初期表现为牙面白垩色斑点,发展后形成明显蛀洞,严重时导致牙髓炎引发剧烈疼痛。
预防措施包括: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推荐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定期使用牙线清理牙缝、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治疗需根据龋坏程度选择补牙、嵌体或根管治疗。
2. 牙周病
牙周病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个阶段。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龈炎),若未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周炎),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关键诱因包括:牙菌斑长期堆积、吸烟、糖尿病等全身疾病。日常护理建议:使用抗菌漱口水、定期洗牙清除牙结石、掌握正确牙龈按摩方法。治疗需结合龈下刮治和系统化牙周维护。
3.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常见于舌尖、颊黏膜等部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性溃疡,直径通常2-5mm,愈合周期7-14天。诱因包括:维生素B族缺乏、免疫紊乱、机械性损伤等。
缓解方法:使用含氯己定的溃疡贴、补充复合维生素B、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每月发作超过3次或溃疡持续超过2周需就医排查免疫性疾病。
4. 牙齿敏感
牙齿敏感表现为冷热酸甜刺激时瞬间尖锐疼痛,常见原因包括:牙釉质磨损、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龋齿早期、牙齿美白后遗症等。
应对策略:改用软毛牙刷避免横刷、使用抗敏感牙膏(如含硝酸钾成分)、定期涂氟保护层。若症状持续应进行牙髓治疗排查隐裂等潜在问题。
5. 牙齿畸形
牙齿畸形涵盖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如深覆合、反颌等),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咀嚼效率下降、颞下颌关节紊乱、清洁困难引发龋齿。
矫正方案:儿童12岁前进行早期干预(功能性矫治器)、青少年及成人可选择传统金属托槽、陶瓷托槽或隐形矫正。正畸治疗需配合定期复诊调整。
6. 牙齿松动脱落
牙齿松动多由牙周病导致牙槽骨吸收,其他原因包括:外伤撞击、严重龋齿未治疗、长期磨牙症。老年人因牙周萎缩易出现生理性脱落。
急救措施:牙齿完全脱落后立即用生理盐水保存、在30分钟内送医进行再植。预防需从青少年期开始建立定期口腔检查习惯,及早发现牙周问题。
7. 口腔癌
口腔癌常见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占90%)、淋巴瘤等,高发部位为舌侧缘、口底、软腭。典型症状:持续性溃疡(超过2周不愈)、不明原因肿块、张口困难、吞咽疼痛。
风险因素:长期吸烟饮酒、HPV病毒感染、长期咀嚼槟榔。早筛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口腔癌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应立即活检确诊。
8. 口臭(口腔异味)
口臭70%源于口腔问题,主要包括:舌苔堆积、龋齿、牙周袋厌氧菌、残渣滞留等。其他原因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改善方法:每天清洁舌苔、治疗潜在口腔疾病、多饮水促进唾液分泌。若常规护理无效,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和血糖监测排查全身性疾病。
9. 牙齿磨损
牙齿磨损分为磨耗(生理性)、磨牙症(病理性)和酸蚀。主要表现:牙本质暴露导致敏感、牙冠变短、咬合关系紊乱。长期磨损可能引发牙髓暴露。
防护措施:夜间佩戴咬合垫、减少碳酸饮料摄入、治疗胃食管反流。重度磨损需通过瓷冠或贴面进行形态重建。
10. 儿童口腔问题
乳牙龋齿(俗称”奶瓶龋”)多因含糖牛奶入睡导致,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其他常见问题:萌牙期牙龈炎、乳牙滞留、吮指癖导致的牙弓畸形。
护理要点:6个月开始清洁乳牙、控制夜间奶瓶使用时间、定期进行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家长应避免用嘴咀嚼食物喂食婴儿。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6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