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米酒(如何酿制米酒)

1. 选材准备

制作米酒的核心在于原料选择。糯米建议选用东北珍珠米或浙江产的籼糯米,淀粉含量高且黏性适中。酒曲需选择活性强的甜酒曲或酒药粉,推荐使用上海、福建等地传统酒曲。水必须用纯净水或山泉水,避免含氯自来水影响发酵。

2. 糯米处理

将糯米淘洗3遍后,用清水浸泡12-16小时。夏季缩短至8小时,冬季可延长至20小时,直至米粒完全吸水膨胀。浸泡后需沥干水分,平铺在竹制蒸笼中,蒸煮时间控制在40-50分钟,以筷子能轻松穿透米粒为佳,蒸熟后放凉至30℃左右。

3. 酒曲处理

将酒曲碾碎过筛,确保无颗粒。每公斤糯米使用2-3克酒曲,混合时需将糯米温度控制在30-35℃。可将少量糯米蒸熟后与酒曲混合,制成酒曲糊,再均匀涂抹在冷却的糯米表面,确保发酵菌种分布均匀。

4. 发酵容器

推荐使用陶瓷缸或玻璃容器,提前用沸水消毒。容器大小按1:1.5比例预留空间,例如500克糯米需配750ml容器。底部可铺设纱布防粘连,发酵过程中需保持环境温度在25-28℃,可用棉被包裹容器保温。

5. 发酵管理

时间 温度 操作要点
第1-2天 28℃ 密闭发酵,形成菌膜
第3-5天 25℃ 每日开盖搅拌1次
第6-7天 20℃ 酒精度达8-10%,可终止发酵

6. 酒精度控制

通过控制发酵时间调节酒精度:3天发酵酒度约4%,5天达7%,7天可达10%。若需低糖米酒,可延长发酵时间;偏爱甜味则缩短发酵期。发酵完成后需立即过滤,避免继续转化。

7. 成品处理

过滤后将酒液转移至干净容器,煮沸杀菌后冷却至常温。传统做法可添加红枣、枸杞或桂花,现代工艺可加入少量蜂蜜或水果增加风味。密封后冷藏保存,最佳饮用期为30天内。

8. 常见问题

发酵停滞多因温度过低,可将容器移至暖气旁;酸败异味说明杂菌污染,需严格消毒容器;酒液浑浊可通过过滤解决。若出现白色菌膜属正常现象,黑斑则需废弃。

9. 营养价值

米酒富含维生素B族、氨基酸和低聚糖,100ml含热量约60kcal。其酒精度低(5-15%),适合女性及老年人适量饮用,具有暖胃健脾功效。研究显示每日饮用50ml可改善血液循环,但糖尿病患者需谨慎。

10. 文化演变

从商周时期的”醴”到唐宋的”甜酒”,米酒工艺历经千年演变。现代创新包括:水果米酒(添加草莓、芒果)、气泡米酒(二次发酵产气)、冰酿米酒(低温发酵保留果香)。建议初学者从传统工艺入手,再尝试创新配方。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68348/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