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症状(什么是糜烂性胃炎?)

1. 糜烂性胃炎的定义与分类

糜烂性胃炎是胃黏膜因炎症导致表层损伤的疾病,属于非萎缩性胃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型常由药物、酒精、应激等突发因素引发,慢性型则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相关。病理特征表现为胃黏膜浅层糜烂,但未穿透黏膜肌层。

2. 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

主要诱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占慢性糜烂性胃炎60%以上)、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过量饮酒(乙醇直接损伤胃黏膜)、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异常等。此外,精神压力大、暴饮暴食、高盐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3. 糜烂性胃炎的典型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或灼烧感(餐后加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嗳气反酸。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如黑便、呕血,严重时导致贫血。约30%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

4. 糜烂性胃炎的诊断方法

确诊依赖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伴散在糜烂灶,表面覆盖白苔。辅助检查包括:幽门螺杆菌检测(呼气试验/粪便抗原)、血常规(贫血指标)、胃液分析等。需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鉴别,必要时进行病理活检。

5. 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急性出血患者需紧急内镜下止血治疗。

6. 糜烂性胃炎的预防措施

建议: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辛辣油腻)、戒烟限酒、慎用伤胃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管理情绪压力、定期胃镜筛查(高危人群每年1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7. 糜烂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建议

推荐:高蛋白低脂肪饮食(鸡蛋清、鱼肉、豆腐)、富含维生素C食物(猕猴桃、柑橘)、碱性食物(苏打饼干、海带)。忌食:刺激性食物(辣椒、浓茶、咖啡)、生冷硬食物、腌制食品。餐后避免立即平卧。

治疗阶段 推荐药物 注意事项
急性期 奥美拉唑、法莫替丁 禁食48小时,静脉补液
缓解期 硫糖铝、丽珠得乐 避免药物空腹服用
根除HP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 疗程14天,复查HP

8. 糜烂性胃炎的并发症风险

长期未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消化道出血(年发生率约5%)、贫血(铁/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严重出血患者死亡率可达10%,需密切监测。

9. 糜烂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

研究显示:糜烂性胃炎患者胃癌风险是健康人群的2-3倍,特别是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建议40岁以上患者每2年胃镜筛查,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HP感染)每年检查。

10. 中医对糜烂性胃炎的认识

中医认为属”胃脘痛””痞满”范畴,多因肝郁气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所致。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针灸取穴足三里、中脘等穴位辅助治疗。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67854/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