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尿毒症的定义与病因
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体内毒素积累和代谢紊乱。主要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失控会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高血压则通过加速肾小球硬化引发疾病。
2. 早期诊断与评估标准
诊断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15ml/min是关键指标。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B超可观察肾脏萎缩程度。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肾功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半年复查。
3. 西医治疗手段详解
透析治疗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形式。血液透析需每周3次,每次4小时,通过机器清除毒素;腹膜透析每日自行操作,利用腹膜作为天然滤过膜。最新高通量透析技术可清除更多中大分子毒素,改善患者预后。
| 治疗方式 | 优点 | 缺点 |
|---|---|---|
| 血液透析 | 毒素清除彻底 | 需频繁往返医院 |
| 腹膜透析 | 居家操作便利 | 感染风险较高 |
4. 肾移植手术要点
肾移植是唯一能恢复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案。术后需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他克莫司),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存活率方面,1年存活率超90%,5年约70%。供体匹配需检测ABO血型和HLA配型,亲属活体移植存活率高于尸体肾移植。
5. 中医辅助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缓解症状:湿热内蕴型用四妙散加减,脾肾阳虚型用真武汤温阳利水。针灸取穴肾俞、脾俞、足三里,每周3次可改善乏力症状。中药外敷(大黄、芒硝)有助于毒素局部代谢。
6. 日常护理关键措施
需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每日尿量+500ml为摄入上限。监测血压(目标<130/80mmHg)、血钾(维持3.5-5.5mmol/L)。建议使用干体重监测设备,每周称重1-2次,体重波动应控制在<2%范围内。
7. 饮食管理科学指南
蛋白质摄入需优质蛋白优先,每日0.6-0.8g/kg体重,推荐鸡蛋清、瘦肉、牛奶。严格限制高钾食物(香蕉、橙子)和高磷食物(动物内脏)。采用低钠饮食(每日<2g钠),可用柠檬汁、香草替代盐调味。
| 允许食物 | 限制食物 |
|---|---|
| 苹果、白菜、胡萝卜 | 香蕉、菠菜、蘑菇 |
| 白米、面条 | 全麦面包、玉米 |
8. 心理支持与康复训练
患者常伴发抑郁焦虑,建议每周进行3次认知行为治疗。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训练(每日15分钟)预防肌肉萎缩,呼吸训练(腹式呼吸5分钟/次)改善肺功能。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可提升治疗依从性。
9.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重点防控心血管疾病(占死亡原因的50%),需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贫血治疗首选重组人促红素,靶向血红蛋白维持在100-120g/L。骨病需监测血磷,使用碳酸司维拉姆等磷结合剂。
10.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一级预防重在控制原发病: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7%,高血压患者血压<130/80mmHg。二级预防需定期筛查,出现微量白蛋白尿(>30mg/24h)即开始干预。健康宣教应强调避免肾毒性药物(如NSAIDs类药物)。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6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