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安全确认与呼救
在实施溺水急救前,首要确保自身安全。观察周围环境是否存在二次伤害风险(如激流、危险物品)。若溺水者仍困于水中,救援者应使用长杆或救生圈等工具实施救援,切勿徒手入水。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指派专人维持现场秩序,防止围观人群阻碍救援通道。
2. 判断意识与呼吸状态
将溺水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后,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喊确认其意识。若无反应,立即检查呼吸(观察胸部起伏、耳听呼吸声、面部感受气流),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若溺水者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需立刻启动心肺复苏程序。
3. 正确清除呼吸道阻塞
对于有反应的溺水者,应采取侧卧位排水法:将其头偏向一侧,轻拍背部帮助排出呼吸道积水。若怀疑存在异物堵塞,禁止盲目插管,可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无意识者,清理口腔异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舌头或造成二次梗阻。
4. 标准心肺复苏操作规范
| 操作步骤 | 标准要求 |
|---|---|
| 胸外按压 | 按压位置:胸骨下半段(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按压与放松比例:1:1 |
| 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 呼吸时间:每次吹气1秒,胸部可见起伏 按压与通气比:30:2 |
5. 儿童溺水急救特殊注意事项
对<12岁儿童,按压深度需调整为4-5厘米。若为婴儿(<1岁),应采用双手环抱按压法,按压位置在胸部中央(两乳头连线稍上方)。对于<2岁儿童,优先使用窒息急救法而非单纯排水,因多数溺水由窒息引发。
6.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要点
若现场配备AED,应尽快投入使用。操作步骤:①开启设备并暴露胸部→②贴放电极片→③分析心律→④按提示进行电击。在AED分析心律时,必须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每次电击后立即恢复心肺复苏。
7. 常见急救误区与纠正
错误做法:
• 长时间倒挂或摇晃溺水者
• 进行”控水术”浪费急救时间
• 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正确做法:
• 优先保证按压连续性
• 每2分钟更换施救者避免疲劳
• 持续监测呼吸心跳变化
8. 溺水后专业医疗处置流程
即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仍需送医进行全面检查。医疗团队可能采取:①血氧饱和度监测→②胸部X光检查→③抗生素预防感染→④高压氧治疗。对意识丧失超过5分钟者,需预防脑水肿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9. 溺水预防与安全教育
儿童监护:3岁以下儿童需持续保持视线范围内,深度超过50厘米的水域均需使用救生设备。成人防护:避免酒后游泳,学习基础游泳技能,掌握翻正技巧(翻转至仰面漂浮)。环境管理:池塘、水库周边设置警示标志,配备救生圈和长杆。
10. 急救技能定期演练建议
推荐每月进行一次急救演练,重点训练:
• 心肺复苏操作流畅性
• AED使用熟练度
• 儿童急救手法差异
• 模拟突发场景应对
可加入社区急救培训课程,获取专业机构颁发的急救证书,确保技能符合最新国际标准。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