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肩周炎的定义与发病机制
肩周炎全称冻结肩,是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因此又称”五十肩”。病理特点为肩关节囊发生退行性变、粘连和增厚,导致关节腔容积缩小,最终形成关节活动度受限。该病具有自限性,但病程通常持续1-3年。
2. 肩周炎的具体疼痛部位
肩周炎疼痛主要集中在肩关节区域,具体表现为:肩峰下区、三角肌附着点、肩胛骨内侧缘三个典型部位。夜间疼痛加剧,尤其是患侧卧位时,疼痛可放射至上臂和手部。体检时可发现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显著降低,特别是外旋和外展动作受限明显。
3.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
| 分期 | 疼痛特点 | 活动受限 | 持续时间 |
|---|---|---|---|
| 急性期 | 剧烈疼痛,夜间加重 | 轻度受限 | 2-9个月 |
| 冻结期 | 疼痛减轻 | 严重受限 | 4-12个月 |
| 解冻期 | 偶有疼痛 | 逐步恢复 | 5-24个月 |
4. 肩周炎的诊断要点
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典型病史包括:渐进性肩痛、夜间痛明显、活动受限。体检重点检查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特别是外展、外旋和内旋。影像学检查首选超声,能清晰显示肩袖损伤和关节囊粘连。X线主要用于排除骨性病变,MRI可发现早期软组织病变。
5. 肩周炎的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训练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推荐以下方法:
1. 墙壁爬行法:面对墙面,用手指沿墙面缓慢上爬,保持肩部放松,每日2次,每次10-15次。
2. 滑轮训练:使用门框滑轮,通过滑动完成肩关节各方向活动,每次10-20分钟。
3. 拳套训练法:双手握拳,用健侧手帮助患侧进行牵拉,每个方向保持15秒,重复5次。
6. 肩周炎的物理治疗方案
物理治疗是基础治疗手段,包括:
热疗:每日2次热敷,每次15-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
超声波治疗:每周3次,每次10分钟,能松解粘连组织。
低频电刺激: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每日1次,持续15分钟。
7. 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为主: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每日2-3次,餐后服用。
肌松剂(如乙哌立松):缓解肌肉痉挛,每日3次。
局部封闭治疗:在肩峰下间隙注射糖皮质激素,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
8.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保守治疗6-12个月无效者可考虑手术,适应症包括:
1. 关节活动度无改善
2. 明显功能障碍影响生活
3. 年轻患者病程超过1年
手术方式包括关节镜下松解术和开放松解术,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
9. 肩周炎的预防措施
预防重点在于保持肩关节活动度:
1. 避免肩部受凉:注意保暖,避免空调直吹。
2. 规律锻炼:每天进行肩部拉伸训练,特别是游泳运动员需加强肩关节保护。
3. 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每小时活动肩关节5分钟。
10. 肩周炎的康复时间表
| 阶段 | 训练重点 | 强度建议 |
|---|---|---|
| 急性期(1-3月) | 疼痛控制 | 热敷+轻度活动 |
| 冻结期(4-6月) | 维持关节活动 | 被动牵拉+物理治疗 |
| 解冻期(7-12月) | 功能恢复 | 主动锻炼+力量训练 |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9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