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技术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利用X射线束对人体进行多角度扫描,通过探测器接收穿透组织的射线信号,经计算机重建生成横断面图像。与传统X光片相比,CT具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能清晰显示骨骼、软组织及血管结构。
  增强扫描的核心价值
 
增强CT需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通过血液循环使血管和富血供组织显影强化。该技术可使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提升3-5倍,准确显示肿瘤血供特征,帮助鉴别炎症、囊肿与恶性肿瘤,对微小病灶(直径<5mm)的检出率提高40%以上。
  两种检查的本质差异
 
普通CT适用于骨骼损伤、脑出血等基础检查,而增强CT在肿瘤分期、血管病变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造影剂动态显影可观察器官灌注情况,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血管走行,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临床应用场景解析
 
建议进行增强CT的情况包括:疑似恶性肿瘤需评估转移灶、血管性疾病排查、复杂骨折伴血管损伤等。对于碘过敏、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肌酐>130μmol/L)患者应谨慎选择,检查后需饮水1000-1500ml加速造影剂排泄。
  检查注意事项指南
 
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糖尿病患者停用二甲双胍类药物48小时。检查中可能产生身体发热感(发生率约85%),属正常反应。检查后观察30分钟,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建议两次增强CT间隔不少于7天,年检查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