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治疗: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牙周炎治疗的第一步是基础治疗,主要通过机械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来改善牙周环境。牙菌斑是导致牙周病的直接原因,而牙结石会刺激牙龈发炎,形成牙周袋。基础治疗包括全口洁牙(洗牙)和龈下刮治。
全口洁牙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浅层牙结石,建议每年进行1-2次。对于已经形成牙周袋的患者,龈下刮治是关键步骤,通过超声波器械或手工刮治器清除牙根表面和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结石及感染组织。此过程可能需要分次完成,配合局部麻醉以减轻不适。
基础治疗后,患者需加强口腔清洁,如使用牙线、牙缝刷和抗菌漱口水,以维持牙周健康。
2. 药物治疗:辅助控制感染和炎症
药物治疗常作为基础治疗的补充,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包括含氯己定的漱口水、牙周缓释抗菌凝胶(如甲硝唑凝胶)或抗菌冲洗液,可直接作用于牙周袋内,减少细菌数量并缓解炎症。
全身用药适用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如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耐药性。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缓解牙龈肿胀和疼痛。
注意:药物治疗不能替代基础治疗,仅能作为辅助手段。
3. 手术治疗:修复受损牙周组织
对于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或牙周破坏严重的患者,需进行牙周手术。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
| 手术类型 | 适用情况 | 作用 | 
|---|---|---|
| 牙周翻瓣术 | 牙周袋深度≥5mm | 清除深层感染组织并修整牙周袋 | 
| 骨移植术 | 牙槽骨吸收 | 填充缺损区域,促进骨再生 | 
| 引导组织再生术(GTR) | 牙周膜和骨组织缺损 | 使用生物膜材料引导组织再生 | 
手术后需严格维护口腔卫生,定期复查以评估愈合情况。
4. 激光治疗:微创清除病灶
激光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通过激光能量选择性杀灭牙周袋内的致病菌,同时刺激牙龈组织再生。其优势包括:
- 微创操作,减少出血和术后不适
 - 精准作用于感染区域,避免损伤健康组织
 - 缩短愈合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激光治疗通常与基础治疗或手术联合使用,可提高整体疗效。
5. 维护期治疗:长期管理预防复发
牙周炎具有慢性复发性,治疗后需进入维护期。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牙周维护治疗,包括专业洁牙、牙周袋探查和局部冲洗。同时,患者需坚持以下日常护理:
- 每日至少刷牙2次,使用巴氏刷牙法
 - 配合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周袋
 - 避免咬硬物,减少牙周刺激
 
维护期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延长牙齿使用寿命。
6. 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全身健康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以下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治疗效果:
- 戒烟:吸烟会抑制牙周组织修复能力
 -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管理血糖水平
 - 均衡饮食:增加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促进牙龈健康
 - 减压:压力过大会削弱免疫系统,加重炎症
 
通过综合管理,可实现牙周炎的长期控制。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