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荨麻疹的常见诱因
儿童荨麻疹多由过敏反应引发,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感染、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食物方面,牛奶、鸡蛋、坚果、海鲜等易引发过敏;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可能诱发皮疹;病毒感染(如感冒)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急性荨麻疹。环境因素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冷热刺激等同样需警惕。家长应通过详细记录发病前接触史,帮助医生精准判断病因。
2. 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需遵循”对因+对症”原则。急性期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这类药物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每日1-2次即可缓解瘙痒。若症状严重(如出现喉头水肿),需立即就医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避免自行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因其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自调整剂量。
3. 饮食调理建议
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忌口,禁食高致敏食物包括:①动物性蛋白(鱼虾蟹贝) ②加工食品(香肠、罐头) ③调味料(味精、色素) ④水果(芒果、菠萝)。恢复期可逐步添加低敏食物,优先选择:
| 推荐食物 | 作用 |
|---|---|
| 山药、南瓜 | 健脾养胃 |
| 胡萝卜、白菜 | 富含维生素 |
| 小米粥、面条 | 易消化吸收 |
每日需保证足够饮水量,促进代谢。
4. 家庭护理方法
护理重点在于缓解瘙痒和预防感染。①冷敷:用冷毛巾敷患处每次10-15分钟,可减轻红肿;②保持皮肤清洁:使用弱酸性沐浴露,水温不超过37℃;③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摩擦;④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破皮肤继发感染。环境方面需定期除螨,保持室内湿度50%-60%。
5. 紧急情况的判断与处理
当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送医:①呼吸急促、声音嘶哑 ②面部/嘴唇明显肿胀 ③持续高热不退 ④皮疹迅速扩散至全身。此时应让患儿保持坐姿,松开衣领,准备抗过敏药物(如已知过敏史),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家长需牢记:切勿自行服用退烧药,可能掩盖真实病情。
6. 预防复发的措施
长期管理需多管齐下:①建立过敏原检测档案,每年复查过敏源;②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④培养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对于慢性荨麻疹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家长应每季度记录发作频率,作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