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整饮食结构
腹泻期间饮食管理至关重要,需遵循BRAT原则(香蕉、米饭、苹果泥、烤面包),这些食物能有效缓解肠道刺激。
重点避免乳制品、高纤维食物、油炸食品及含咖啡因饮料,这些物质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建议采用小餐多食方式,每次进食量控制在200克以内。
补充水分时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ORS),按说明书比例调配。若出现持续腹泻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排查感染性腹泻。
2. 科学药物干预
根据腹泻类型选择药物:水样泻首选洛哌丁胺,感染性腹泻需配合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用药前必须明确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 药物类型 | 适用症状 | 用法用量 | 注意事项 |
|---|---|---|---|
| 蒙脱石散 | 急慢性腹泻 | 成人每次3g,儿童减半 | 需空腹服用,可能引起便秘 |
| 益生菌 | 肠道菌群失调 | 每日2-3次,饭后服用 | 冷藏保存,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 |
| 口服补液盐 | 脱水预防 | 按比例溶解后饮用 | 出现呕吐立即停用 |
3. 中医调理方案
针灸治疗可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每日1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拔罐疗法针对寒湿型腹泻效果显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中药方剂推荐葛根黄芩黄连汤,适用于湿热型腹泻。煎药时采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煎30分钟,分早晚两次温服。
艾灸疗法每日取关元穴艾灸15分钟,连续使用3天。特别注意:腹泻伴发热超过38.5℃时禁用艾灸。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