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疥疮的定义与传播途径
疥疮是由微小寄生虫——疥螨(Sarcoptes scabiei)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螨通过直接皮肤接触传播,尤其是手指缝、手腕、腋窝等皮肤皱褶处。此外,共用衣物、床单或毛巾等间接接触也可能导致传播。在家庭、学校或集体宿舍中,疥疮的传播风险较高。
2. 疥疮的病因与病原体
疥疮的核心病因是疥螨的侵入和繁殖。疥螨雌虫钻入表皮角质层,产卵并分泌毒素,引发剧烈瘙痒和皮疹。其生命周期约为2-3周,但即使疥螨死亡,皮肤炎症仍可能持续数周。值得注意的是,人与动物的疥螨种类不同,人类疥疮通常不会由宠物直接传染,但需警惕共用环境。
3. 疥疮的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包括:夜间剧烈瘙痒(尤其是手指缝、手腕、腋窝、腰部等)、灰褐色隧道样皮损(肉眼可见的细线)、丘疹或结节。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皮肤刮片显微镜检查。若发现疥螨虫体、虫卵或粪便颗粒,可确诊。需与湿疹、虱病等疾病鉴别。
4. 疥疮的治疗方法
治疗核心是杀灭疥螨及其卵,常用药物包括:5%扑灭司林乳膏(硫磺制剂的替代方案)、10%硫磺软膏(需连续使用2-3天)。所有家庭成员需同步治疗,即使无症状。口服药物如伊维菌素适用于广泛感染或复治患者。治疗后10-14天需复查,确保无复发。
5. 疥疮是否永久治不好的真相
疥疮在规范治疗下可完全治愈,但容易因以下原因被误认为“无法根治”:未彻底清洁衣物/床单、未同步治疗接触者、过早停药。若治疗后1周内无改善,需复诊调整方案。治愈标准为皮疹消退且无新皮损出现。
6. 疥疮的预防措施
预防需从切断传播链入手:每日更换并煮沸衣物床单(60℃以上持续10分钟)、避免共用个人物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集体场所需定期消毒公共设施。若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并就医。
7. 疥疮治疗的常见误区
常见误区包括:仅涂抹患处而忽视全身治疗、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迷信偏方延误病情。需强调规范用药和彻底清洁的重要性。例如,硫磺制剂需涂抹全身(除面部)并保留8-14小时。
8. 疥疮患者的护理建议
护理重点包括:剪短指甲(避免抓伤继发感染)、冷敷缓解瘙痒、使用抗组胺药物辅助止痒。若出现化脓、发热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因瘙痒和外观改变可能导致焦虑或自卑。
9. 疥疮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疥疮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对高风险群体(如难民营、养老院)进行群体筛查和治疗。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疥疮列为丙类传染病,需及时上报并采取防控措施。
| 阶段 | 治疗措施 | 注意事项 |
|---|---|---|
| 第1天 | 全身涂抹5%扑灭司林乳膏 | 避免接触眼周和黏膜 |
| 第2-3天 | 更换所有衣物床单并高温消毒 | 所有接触者同步治疗 |
| 第7天 | 复查并评估疗效 | 如无效需更换治疗方案 |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