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与非典型特征
右下腹痛最常见的病因是急性阑尾炎,但其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约30%的患者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随后转移至右下腹。典型症状包括麦氏点压痛(McBurney’s sign)、反跳痛和肌紧张。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和孕妇的阑尾炎常表现为非典型症状,如右下腹隐痛或仅出现全身症状(发热、恶心)。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重要指标,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确诊。
2. 妇科急症的鉴别要点
育龄女性右下腹痛需重点考虑妇科急症。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增大及血流信号异常。输卵管妊娠破裂多有停经史,腹痛呈撕裂样并伴有阴道出血,血β-HCG检测和腹腔穿刺有助于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周期性右下腹痛常在月经期加重,需通过腹腔镜确诊。附件炎多伴发热和阴道分泌物异常,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举痛。
3. 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特征
右侧输尿管结石是导致右下腹痛的重要原因,典型表现为肾区放射性绞痛,伴血尿和镜下血尿。B超检查可发现肾积水,CT尿路造影(CTU)能准确定位结石位置。肾盂肾炎患者多有发热、寒战和尿频尿急症状,尿常规显示白细胞和细菌。注意区分输尿管结石与阑尾炎,前者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后者多为持续性胀痛。
4. 肠道疾病的多样化表现
克罗恩病常表现为右下腹隐痛伴腹泻、体重下降,肠梗阻时出现腹胀和停止排气。肠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X线可见肠腔狭窄和激惹征象。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肠痉挛引起的右下腹痛多与饮食相关,平卧时症状可缓解。放射性肠炎患者有盆腔放疗史,表现为腹痛和腹泻。
5. 肌肉骨骼系统的疼痛特点
右侧腰大肌劳损或髂腰肌损伤可导致右下腹牵涉痛,疼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腹股沟疝嵌顿时表现为右下腹肿块伴剧烈疼痛,立位时症状加剧。骨盆骨折或髋关节病变可通过骨盆X线检查确诊,需注意骨性标志的异常。
6. 其他少见但需警惕的病因
腹腔内出血(如黄体破裂)表现为突发性右下腹剧痛,伴休克症状。右侧卵巢肿瘤蒂扭转时,B超可见卵巢增大呈”漩涡征”。罕见病因包括阑尾周围脓肿、回盲部肿瘤、阑尾腺癌等。对于中老年患者需警惕恶性肿瘤,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7. 疾病诊断的流程与规范
右下腹痛的诊断应遵循”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的流程。重点询问疼痛性质、伴随症状和既往病史。体检需注意腹膜刺激征和特殊体征(如结肠充气试验)。辅助检查包括:
| 检查项目 | 适应症 | 参考值 |
|---|---|---|
| 血常规 | 感染性疾病 | 白细胞<10×10⁹/L |
| 尿常规 | 泌尿系统疾病 | 红细胞<3/HP |
| 超声 | 阑尾、妇科疾病 | 阑尾直径<6mm |
| CT | 复杂病例 | 层厚5mm |
8. 治疗原则与风险评估
急性阑尾炎需急诊手术,保守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妇科急症根据病因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泌尿系结石<0.6cm者可行体外碎石,>1cm者需输尿管镜手术。老年患者和孕妇的手术风险较高,需多学科会诊评估。
9. 自我观察与就医时机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①疼痛持续加重;②体温>38.5℃;③出现休克症状;④腹痛伴排尿困难或阴道出血。观察期患者应每2小时记录疼痛评分、体温变化和症状演变。
10. 预防与健康指导
保持规律作息和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高发人群(如妇科疾病患者)应定期体检。运动时注意热身,预防肌肉拉伤。建议建立家庭应急包,包含体温计、止痛药和紧急联系人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