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是什么意思(瘫和痪分别叫什么意思)

1. 瘫痪的医学定义

瘫痪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肌肉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活动能力丧失或减弱。医学上将瘫痪分为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两大类。中枢性瘫痪源于大脑或脊髓损伤(如脑卒中、脊髓炎),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而周围性瘫痪多因神经根、神经丛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特征是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

2. 瘫痪的常见病因

导致瘫痪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脑血管意外(中风)、脊髓损伤(交通事故或跌倒)、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感染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外伤性损伤(枪伤或手术并发症)等。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约300万例,其中约60%遗留不同程度的瘫痪。

3. 瘫痪的诊断流程

临床诊断瘫痪需通过以下步骤:神经系统查体(评估肌力、肌张力、反射等)、影像学检查(MRI或CT定位损伤部位)、神经电生理检测(肌电图确定神经损伤程度)。例如,脑卒中患者常通过头颅CT快速鉴别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而脊髓损伤患者需进行MRI检查明确脊髓受压情况。

4. 瘫痪的治疗方案

治疗需根据病因制定个性化方案:急性期以稳定病情为主(如溶栓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强调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慢性期侧重功能代偿(矫形器使用)。现代医学结合干细胞移植神经调控技术(如脑深部电刺激)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患者可实现部分功能恢复。

5. 瘫痪患者的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瘫痪恢复的核心,主要包括: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主动助力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训练(改善姿势控制)。国际康复医学指南建议,每日至少进行3次30分钟的系统训练。例如,脑卒中偏瘫患者通过镜像疗法(健侧肢体镜像反射)可激活大脑运动皮层,促进功能重组。

6. 瘫痪的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重点在于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目标血压<140/90mmHg)、调节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戒烟限酒规律锻炼(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筛查踝臂指数检测早期发现动脉硬化。

瘫痪类型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中枢性瘫痪 大脑皮层/脊髓 肌张力↑,病理征阳性
周围性瘫痪 神经根/周围神经 肌张力↓,腱反射减弱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1200/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