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症状(肝炎怎么回事?)

1. 肝炎概述

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酒精、药物、自身免疫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五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肝炎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但均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2. 肝炎的常见症状

肝炎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急性期: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右上腹隐痛、尿黄、皮肤巩膜黄染(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皮疹。
慢性期:症状隐匿,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疲劳、体重减轻、腹胀、蜘蛛痣、肝掌、男性乳房发育等。晚期可能并发腹水、呕血、肝性脑病。

3. 不同类型肝炎的症状差异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症状以急性肝炎为主,通常不转为慢性。
乙型肝炎:可呈急慢性两种形式,慢性感染者常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
丙型肝炎:多数无症状,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常导致肝硬化。
丁型肝炎:仅与乙肝病毒共感染时出现,症状较重。
戊型肝炎:类似甲肝,孕妇感染风险较高。

肝炎类型 传播途径 典型症状 转归
甲型 粪-口 急性黄疸 自愈
乙型 血液/母婴/性 慢性携带 慢性化率高
丙型 血液 无症状多见 慢性化率85%

4. 肝炎的并发症

肝硬化:肝组织纤维化导致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肝性脑病等。
肝癌: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肝癌风险增加20-30倍。
代谢异常:可引发糖尿病、脂肪肝、骨质疏松等全身性疾病。

5. 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确诊肝炎需结合以下检查:
肝功能:ALT/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升高提示黄疸。
病毒标志物:HBsAg、HBV DNA、HCV抗体等检测病毒类型。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功能失代偿。
影像学:B超可观察肝脏形态,弹性检测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6. 肝炎的诊断流程

步骤1:采集病史(接触史、家族史、用药史)
步骤2:体格检查(肝掌、蜘蛛痣、肝区叩痛)
步骤3:实验室检查(肝功能、病毒标志物)
步骤4:影像学评估(肝脏质地、门静脉压力)
步骤5:必要时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分期

7. 肝炎的治疗方案

抗病毒治疗
– 乙肝: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
– 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方案
保肝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
免疫调节:干扰素用于特定病例
并发症处理:腹水者限盐利尿,肝性脑病需乳果糖灌肠

8. 肝炎患者的生活管理

饮食原则: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禁酒。
运动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避免剧烈运动。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用药注意: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如止痛药、抗结核药。

9. 肝炎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手段,儿童需完成3针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
– 避免共用注射器、牙刷等
– 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
– 餐具消毒预防甲肝
孕前筛查:乙肝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母婴阻断措施。

10. 肝炎对生活的影响与误区

常见误区
– 误区1:肝炎患者不能结婚生育(乙肝可通过母婴阻断)
– 误区2:所有肝炎都会发展为肝癌(多数可长期稳定)
– 误区3:中药可治愈病毒性肝炎(需规范抗病毒治疗)
社会支持:肝炎患者应获得平等就业机会,避免歧视。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50850/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