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气管哮喘定义(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1. 支气管哮喘的医学定义与特征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以可逆性气流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其核心机制是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狭窄、黏液分泌增加及平滑肌收缩。

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哮喘为:“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诊断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COPD、心源性哮喘等)。关键特征包括:昼夜变异率>20%的PEF(呼气峰流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 病因与发病机制解析

遗传因素在哮喘中起关键作用,约60%患者有家族史,涉及ADAM33、ORMDL3、DPP10等30余个易感基因。环境诱因包括:过敏原(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空气污染物(PM2.5、NO₂)呼吸道感染(RSV、鼻病毒)职业暴露(异氰酸酯、木屑)

发病机制呈现Th2型免疫失衡,特征性细胞因子IL-4、IL-5、IL-13驱动IgE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近年研究发现Th17/Treg失衡先天淋巴样细胞(ILC2)参与机制,为精准治疗提供新靶点。

3. 临床症状与分型

典型症状包括:发作性喘息(58%患者)持续性咳嗽(夜间加重)运动诱发性呼吸困难。依据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1次/周)轻度持续(1-2次/周)中度持续(每日发作)重度持续(发作影响日常活动)

分型 FEV1%预计值 PEF变异率
轻度 >80% >10%
中度 60-80% >15%
重度

4. 诊断流程与金标准

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客观检查。关键步骤包括:1)肺功能测试(FEV1/FVC<0.7)2)支气管激发试验(PD20<8μg甲硫酸乙酰胆碱)3)呼出气NO(FeNO>50ppb提示嗜酸性炎症)

最新2023 GINA指南强调:生物标志物检测(如血嗜酸性粒细胞>300/μL)对治疗指导价值,建议所有哮喘患者接受年度肺功能评估

5. 治疗策略与药物分类

治疗遵循阶梯式管理,核心药物分为:控制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缓解类(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新型生物制剂单克隆抗体(如美泊利单抗(抗IgE)贝那利珠单抗(抗IL-5))用于重症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可使急性发作风险降低50%

6. 日常管理与生活质量提升

关键措施包括:1)避免过敏原(尘螨阻隔率达95%的防螨床品)2)规范用药(每日使用ICS可降低急性发作风险70%)3)运动处方(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肺功能)

哮喘行动计划(AAA)被证实可使急诊就诊率下降60%。建议患者使用峰流速仪监测,当PEF<80%个人最佳值时启动红区治疗。

7. 并发症与长期预后

未控制哮喘可能导致气胸(发生率0.5-2.5%)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重叠综合征睡眠呼吸障碍。长期预后与儿童期哮喘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早期规范治疗可使肺功能衰退率降低40%

最新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与哮喘发病相关,益生菌补充(如双歧杆菌)可使1-3岁婴幼儿哮喘发生率降低27%

8. 预防措施与高危人群

预防重点包括:孕期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新生儿过敏风险25%)避免剖宫产(自然分娩婴儿哮喘风险降低18%)早期引入辅食(6月龄添加蛋黄可降低食物过敏风险)

高危人群包括:家族史阳性者(OR=3.2)早产儿(<37周,OR=2.8)低出生体重儿(<2500g,OR=2.4)。建议0-5岁高危儿童每季度进行过敏原筛查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5504/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