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针啥情况不能打(预防针什么情况不能打)

1. 过敏史患者不宜接种

过敏史是接种疫苗的首要禁忌症。若受种者对疫苗成分(如鸡蛋蛋白、抗生素、防腐剂等)存在明确过敏史,应禁止接种。例如,百白破疫苗中含铝佐剂,对铝过敏者需严格规避。建议在接种前主动告知医生既往过敏史,并携带相关医疗证明。

2. 发热期间不宜接种

当体温超过37.3℃时,应推迟疫苗接种。发热可能掩盖疫苗不良反应,或加重原有病情。建议体温恢复正常48小时后,并排除感染性疾病再行接种。表1展示了不同体温情况的处理建议:

体温范围 处理建议
<37.3℃ 可正常接种
37.3-38.5℃ 暂缓接种,观察24小时
>38.5℃ 延迟至体温正常48小时后

3. 免疫缺陷人群需谨慎

免疫功能低下者接种活疫苗风险显著增加。包括:
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
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
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此类人群建议优先接种灭活疫苗,并在免疫功能恢复期由专科医生评估接种方案。

4. 妊娠期和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期应避免接种活疫苗(如麻疹、风疹疫苗),但可接种流感疫苗和百白破疫苗。哺乳期接种需注意:
灭活疫苗可正常接种(如流感疫苗)
活疫苗建议哺乳后24小时再进行
接种后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5. 严重疾病急性期不宜接种

在以下疾病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
肝功能异常(ALT>2倍正常值)
未控制的癫痫发作
严重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休克)
建议疾病稳定期3-6个月后再评估接种。

6. 前次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若曾出现以下情况,应禁忌再次接种:
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过敏性休克
注射部位化脓性感染
神经性耳聋等神经系统并发症
严重全身反应(如高热惊厥)
需由免疫学专家进行个案评估。

7. 特定疫苗的特殊禁忌

不同疫苗存在特定禁忌,需特别注意: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 免疫缺陷者禁用
  • 接种者需隔离48小时
乙肝疫苗
  • 对酵母过敏者禁用
狂犬病疫苗
  • 对新霉素过敏者禁用
带状疱疹疫苗
  • 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禁用

8.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

部分药物会影响疫苗效果或增加风险:
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2周)
抗生素(如长期使用需间隔72小时)
抗凝药物(需预防出血风险)
化疗药物(需间隔3个月)
建议接种前提供完整用药清单。

9. 年龄限制与接种禁忌

疫苗存在明确年龄范围限制:
卡介苗:仅限新生儿接种
宫颈癌疫苗:推荐9-45岁女性接种
水痘疫苗:<12月龄禁用
流脑多糖疫苗:<2岁禁用
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岁禁用
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年龄要求。

10. 个人健康状况评估

接种前需完成全面评估:
1. 测量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
2. 询问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3. 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4. 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5. 签署知情同意书
建议建立个人疫苗接种档案,记录禁忌症和接种反应。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5156/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