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持规律运动
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首先从日常运动开始。久坐不动是DVT的主要诱因之一,建议成年人每日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对于办公室工作者,可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做腿部伸展操。运动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2. 合理饮食控制
高脂肪、高盐饮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饱和脂肪酸占比控制在10%以下。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坚果、深绿色蔬菜和全谷物,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研究显示,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可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
3.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酒精过量摄入会破坏凝血平衡。长期吸烟者DVT风险是普通人的2-4倍。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戒烟6个月后,血液黏稠度可降低30%,血管内皮功能显著改善。
4. 药物预防方案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术后患者、癌症患者),医生可能开具抗凝药物。常用药物包括:
药物名称 | 作用机制 | 适用人群 | 注意事项 |
---|---|---|---|
低分子肝素 | 抑制凝血因子Xa | 术后患者 | 需定期监测APTT |
华法林 | 维生素K拮抗剂 | 长期抗凝者 | 需每周查INR |
5. 术后护理要点
手术后48小时内是DVT高发期,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建议:①术后6小时内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IPC);②24小时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③3天内避免患肢负重。数据显示,规范术后护理可使DVT发生率降低70%。
6. 间歇性压力袜使用
医用压力袜分级标准:
压力等级 | 压力值(kPa) | 适用人群 |
---|---|---|
一级 | 1.3-2.4 | 轻度水肿 |
二级 | 2.4-3.4 | 术后恢复 |
三级 | 3.4-4.3 | 血栓后综合征 |
使用时需每日检查皮肤状况,避免勒痕或过敏。
7.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途旅行时,每2小时起身活动10分钟,飞机上可做脚踝绕环运动。使用坐姿提醒器可使久坐时间减少40%。对于瘫痪患者,护理人员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并按摩下肢。
8. 定期健康检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
- 凝血功能(PT/INR/APTT)
- D-二聚体水平
- 血管超声筛查
家族中有DVT病史者需增加基因检测项目,如因子V Leiden突变筛查。
9.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需在产前产后监测凝血指标,妊娠期血栓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建议孕期穿戴医用压力袜,产后24小时开始活动。肿瘤患者应定期检测D-二聚体,接受化疗者需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
10. 紧急症状识别与处理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①单侧下肢肿胀+疼痛 ②皮肤发红温度升高 ③呼吸困难+胸痛。DVT发生肺栓塞死亡率高达15%,及时使用溶栓药物可将死亡率降至3%以下。急救时可将患肢抬高10-15cm,避免热敷。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