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烧的常见原因与症状识别
儿童发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38.5℃以下属于低烧,常见于普通感冒、幼儿急疹等;39℃以上多为高烧,可能涉及肺炎、中耳炎等疾病。家长应观察伴随症状: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抽搐或皮疹时需立即就医。
2. 物理降温的科学方法
正确物理降温需遵循:温水擦浴(32-34℃),重点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擦拭(酒精挥发可能引发惊厥)和冰敷(易刺激皮肤)。建议每小时测量体温,若体温持续下降则继续,若出现寒战应立即停止。
3. 儿童退烧药的正确使用
年龄段 | 推荐药物 | 单次剂量 | 用药间隔 |
---|---|---|---|
3月以上 | 布洛芬 | 5-10mg/kg | 6小时 |
6月以上 | 对乙酰氨基酚 | 10-15mg/kg | 4小时 |
禁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用药后需观察30分钟,若体温未下降或出现过敏反应应停药就医。
4. 发烧期间的饮食管理
推荐采用少量多餐原则,优先选择:米汤(补充电解质)、苹果泥(补充维生素)、绿豆汤(物理降温)。忌食:高糖饮料(加重脱水)、辛辣食物(刺激胃肠)。24小时需保证液体摄入量为体重×100ml/kg。
5. 区分危险信号的关键指标
需立即就医的5大警报:持续高热(>3天)、意识模糊、抽搐后无法唤醒、皮疹呈出血性、尿量明显减少。特别注意:3月龄以下婴儿即使低烧也应尽快送医。
6. 退烧后的护理要点
退烧后1-2天内仍需观察,注意:皮肤是否出现疹子(可能为幼儿急疹)、是否持续乏力。建议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睡眠。若体温反复超过3天,需复查血常规排查慢性感染。
7. 预防发烧的日常措施
建立免疫屏障需:按时接种疫苗(如麻疹、肺炎疫苗)、勤洗手(尤其饭前便后)、保持室内湿度50-60%。建议避免去人多拥挤场所,冬季室内外温差>10℃时需逐步适应。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