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烧的定义与常见原因
当一岁宝宝体温超过37.8℃(腋下温度)时即为发烧。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感染(如感冒、幼儿急疹)、细菌性感染(如中耳炎、肺炎)、疫苗接种后反应或环境因素(如穿盖过厚)。家长需注意区分病理性发烧与生理性体温波动。
2. 初步观察与判断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是关键:若精神萎靡、拒食、持续哭闹,需提高警惕。记录体温变化曲线,注意伴随症状如咳嗽、呕吐、皮疹等。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避免含水银体温计风险。
3. 家庭护理措施
物理降温建议:
① 环境调节:室温保持22-26℃,避免过度包裹
② 温水擦浴: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
③ 补液管理:每小时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
④ 穿着建议: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避免化纤材质
4.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年龄段 | 推荐退烧药 | 剂量说明 |
---|---|---|
6-24月 | 对乙酰氨基酚 | 15mg/kg,间隔4-6小时 |
≥6月 | 布洛芬 | 5-10mg/kg,间隔6-8小时 |
禁止使用阿司匹林,避免酒精擦浴。服药后密切观察30分钟,若体温未下降需就医。
5. 何时就医的判断标准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送医:
① 体温持续>39℃超过24小时
② 出现抽搐、意识模糊
③ 呼吸急促(>50次/分钟)
④ 皮疹快速扩散或出血性皮疹
⑤ 小于3月龄婴儿发烧
6. 预防与护理小贴士
日常预防建议:
• 保持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 定期接种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
• 母乳喂养至2岁,增强免疫力
•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 季节交替时注意增减衣物
7. 错误处理误区
常见误区:
✘ 用酒精擦拭降温(可能导致酒精中毒)
✘ 体温38℃以下不处理(可能掩盖病情)
✘ 饮用冰水退烧(刺激胃肠道)
✘ 擅自使用抗生素(需医生诊断后使用)
✘ 高烧时捂汗(可能引发高热惊厥)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0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