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布洛芬颗粒的基本信息
小儿布洛芬颗粒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主要用于儿童退热和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布洛芬,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该药物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是儿科临床常用的退热药物之一。
2. 适应症与适用人群
适应症包括:退热(如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缓解轻度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适用人群为3个月至12岁儿童,具体需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剂量。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及早产儿禁用,且对布洛芬过敏者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 成分与药理作用
药物主要成分为布洛芬,辅料包括乳糖、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等。布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达到退热效果。同时,其镇痛作用可缓解由炎症或疼痛刺激引起的不适。
4. 用法用量与注意事项
常规剂量为每次按体重计算(通常为5-10mg/kg),每日3-4次,间隔时间不少于6小时。具体需遵医嘱或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使用时需注意:
• 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 避免与其他NSAIDs联用(如对乙酰氨基酚)
• 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若症状未缓解需就医
5. 常见副作用与应对措施
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
副作用类型 | 表现 | 处理建议 |
---|---|---|
胃肠道反应 | 恶心、呕吐、腹痛 | 饭后服用或减少剂量 |
过敏反应 | 皮疹、瘙痒 | 立即停药并就医 |
肝肾功能影响 | 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肝酶或肾功能 | 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
6. 药物相互作用与禁忌
布洛芬可能与以下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 抗凝药(如华法林):增加出血风险
• 利尿剂:可能降低降压效果
• 糖皮质激素:加重胃肠道副作用
禁忌人群包括:
• 有消化性溃疡病史者
• 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
• 正在使用ACE抑制剂的患者
7. 常见疑问解答
Q: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有何区别?
A: 两者均具有退热镇痛作用,但作用机制不同。布洛芬具有抗炎效果,更适合伴随炎症的疼痛(如关节炎),而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刺激较小,但无明显抗炎作用。
Q: 服用后多久起效?
A: 通常在30-60分钟内起效,退热效果可持续4-6小时。若超过推荐剂量或时间仍无效,需及时就医。
8. 购买与储存指南
该药为非处方药(OTC),可在药店或医院药房购买。储存时需:
• 避光密封保存,温度不超过25℃
• 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
• 检查有效期,过期药物禁止使用
9. 总结与合理用药建议
小儿布洛芬颗粒是儿童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证。家长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自行用药或超量使用。若儿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合理用药不仅能缓解症状,还能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