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症病因是什么(侏儒症的病因有哪些)

1. 生长激素缺乏症

侏儒症最常见的病因是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人体生长激素主要由脑下垂体前叶分泌,通过刺激肝脏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进骨骼和组织生长。先天性生长激素缺乏症(CHGD)患者通常表现为出生时体重和身长正常,但3-6个月后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同龄人,最终成年身高多低于135厘米。

诊断标准:通过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如胰岛素耐量试验、可乐定试验)检测血清GH峰值,若峰值<10μg/L可确诊。同时需排除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2. 遗传性疾病

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突变是导致侏儒症的另一重要原因。特纳综合征(Turner syndrome)患者(45,X)因X染色体缺失,导致卵巢发育不全和骨骼发育迟缓,平均成年身高仅138-140厘米。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则由FGFR3基因突变引起,表现为四肢短小但躯干正常。

疾病类型 遗传方式 特征表现
特纳综合征 X单体 颈蹼、低发际线、原发性闭经
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显性 前额突出、鼻梁塌陷、四肢短小

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若未及时治疗,会导致骨骼成熟延迟和智力障碍。新生儿期筛查发现TSH>20mIU/L即可诊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在出生后2周内开始,治疗延迟超过4周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智力损伤。

治疗方案:每日补充左旋甲状腺素(L-T4),剂量根据体重调整(50μg/kg/d),需定期监测TSH和FT4水平。治疗后平均身高增长速度可达正常儿童水平的90%。

4. 营养性侏儒

长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可导致生长迟缓。发展中国家儿童因慢性饥饿或肠道寄生虫感染,出现身高低于同年龄第3百分位的营养性侏儒。与生理性矮小症不同,营养性侏儒常伴有消瘦、皮下脂肪减少和毛发稀疏。

干预措施包括:每日补充1000-1500kcal/㎡的热量,蛋白质摄入量达3-4g/kg/d。补充维生素D(600IU/d)和锌(10-20mg/d)可促进骨骺软骨细胞增殖。

5. 慢性系统性疾病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因肾功能衰竭导致生长激素-IGF-1轴紊乱。尿毒症毒素抑制软骨细胞增殖,同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加速骨盐沉积。研究显示CKD 3-5期儿童身高SDS(标准差分数)较正常儿童低1.5-2.0。

疾病类型 影响机制 治疗建议
炎症性肠病 营养吸收障碍 肠内营养+免疫调节
慢性肝病 性激素代谢异常 肝移植评估

6. 骨发育异常

成骨不全症(脆骨病)因I型胶原蛋白合成障碍,导致骨骼脆弱和身材矮小。COL1A1/COL1A2基因突变使骨皮质变薄,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折。患者常表现为蓝色巩膜、牙齿发育不良和听力下降。

诊断需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长骨干骺端膨大)和基因检测。双膦酸盐治疗可减少骨折率30%-50%,但对最终身高改善有限。

7. 心理社会性侏儒

严重情感剥夺可导致生长迟缓。孤儿院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平均身高SDS较正常同龄人低1.2。心理干预和家庭寄养可使生长速度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

干预措施:每周>10小时亲子互动,补充生长激素(0.3mg/kg/周)联合心理治疗,1年后身高SDS可提高0.5-0.8。

8. 特发性矮小症

约80%的矮小症儿童属于特发性矮小症(ISS),无明确病理基础。其生长曲线平缓但规律,骨龄落后实际年龄1-2岁。IGF-1水平通常在正常低限。

生长激素治疗(0.3-0.5mg/kg/周)可持续2-3年,可使最终身高提高5-8cm。治疗前需评估骨龄,骨骺未闭合者效果更佳。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0210/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