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确儿童拉肚子的常见病因
儿童腹泻多由< strong>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或消化不良引起。家长需观察大便性状:水样便多为病毒性,黏液脓血便多为细菌性。同时注意是否伴随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准备< strong>便常规检测,通过显微镜检查确定病因。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轮状病毒占婴幼儿急性腹泻的40%-60%,多发于秋冬季。细菌性腹泻常见于夏秋季,与饮食卫生密切相关。家长需区分< strong>生理性腹泻(如乳糖不耐受)和病理性腹泻,避免盲目用药。
2. 家庭急救黄金72小时处理方案
前72小时关键措施:补液+调整饮食+观察病情。推荐使用< strong>WHO标准口服补液盐(ORS),配制方法:500ml温水+1袋ORS(含6g葡萄糖、2.6g氯化钠等)。每日补充量=体重(kg)×50ml,腹泻量的3倍。
补液类型 | 适用情况 | 用量 |
---|---|---|
ORS | 轻度脱水 | 50-100ml/kg |
静脉补液 | 重度脱水 | 医院处理 |
禁食误区:不建议禁食超过6小时,可少量多次给予米汤、稀释果汁。腹泻儿童每日需摄入< strong>120-150kcal/kg能量,避免高糖饮料诱发渗透性腹泻。
3. 饮食调理的科学原则
腹泻期饮食应遵循< strong>BRAT原则(Banana, Rice, Apple sauce, Toast):
• 香蕉:补充钾离子,恢复电解质平衡
• 稀饭:提供碳水化合物,易消化
• 苹果泥:果胶成分吸附毒素
• 全麦面包:避免精制碳水
忌口清单:
❌ 高脂肪食物(炸鸡、奶油蛋糕)
❌ 乳制品(乳糖不耐受常见)
❌ 含山梨醇的果汁(渗透压过高)
❌ 碳酸饮料(刺激肠道)
恢复期可逐步引入< strong>发酵食品(酸奶含益生菌)和< strong>低渣饮食(南瓜粥、胡萝卜泥),帮助重建肠道菌群。
4. 药物使用规范与禁忌
不推荐药物:
• 止泻药(洛哌丁胺):抑制肠道蠕动,加重毒素吸收
• 抗生素:病毒性腹泻无效,易致菌群失调
适用药物 | 适用年龄 | 用法 |
---|---|---|
蒙脱石散 | 6月+ | 1袋/次,3次/日 |
益生菌 | 新生儿+ | 按说明分次服用 |
口服补液盐 | 6月+ | 少量多次 |
用药禁忌:
⚠️ 蒙脱石散需空腹服用,间隔1小时再服其他药
⚠️ 益生菌与抗生素需间隔2小时
5. 何时需要紧急就医
出现以下< strong>危险信号应立即就医:
• 持续高热(>39℃)超过24小时
• 大便带血或脓液
• 明显脱水征(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
• 意识模糊或嗜睡
脱水程度评估表:
症状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
眼泪 | 有 | 少 | 无 |
尿量 | 正常 | 减少 | 无 |
皮肤弹性 | 正常 | 稍差 | 极差 |
医院可能进行< strong>静脉补液、< strong>血液电解质检测及< strong>大便培养,明确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
6. 预防措施与长期管理
预防措施:
✅ 轮状病毒疫苗(6月龄接种)
✅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充分加热)
✅ 培养良好如厕习惯
慢性腹泻管理:
• 排查乳糖不耐受(氢呼气试验)
• 食物过敏原检测
• 建立< strong>饮食日记记录诱发因素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曲线,若< strong>体重增长停滞或< strong>发育迟缓,需进行全面营养评估。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