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部烧伤的类型与初步判断
眼部烧伤主要分为三类:化学性烧伤、热性烧伤和辐射性烧伤。化学性烧伤常见于强酸强碱接触,热性烧伤多因高温液体或蒸汽造成,辐射性烧伤则与紫外线或激光接触有关。判断烧伤类型是选择药物的关键第一步。
2. 紧急处理步骤
发生眼部烧伤时,首要任务是进行现场急救。化学性烧伤需立即用清水持续冲洗15-30分钟,热性烧伤应避免直接冷敷,改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角膜。急救后必须在24小时内就医,切勿自行使用非处方药物。
3. 常用药物分类
药物类别 | 适用类型 | 使用说明 |
---|---|---|
人工泪液 | 轻度热烧伤 | 每日4-6次,缓解干涩 |
抗生素眼药水 | 开放性伤口 | 每2小时一次,连续3天 |
抗炎类药物 | 严重化学烧伤 | 遵医嘱静脉注射 |
4. 特殊药物使用规范
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特定化学烧伤后炎症控制,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辐射性烧伤,推荐使用含维生素A的滴眼液促进上皮修复。
5. 康复期护理要点
恢复期间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结膜囊2-3次,佩戴湿房镜保持眼表湿润。若出现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复诊。
6. 儿童与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患者禁用含防腐剂的滴眼液,优先选择单剂量包装产品。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任何药物前必须咨询医生,避免药物成分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响。
7. 预防措施与日常防护
建议在高风险作业环境中佩戴防护眼镜,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备有应急冲洗设备。定期检查家中危险物品储存方式,将清洁剂、杀虫剂等远离儿童可触及区域。
8. 常见误区纠正
需警惕“土方法”治疗误区,如用牙膏、酱油等物质涂抹伤口。这些做法不仅无效,反而可能加重感染风险。任何急救措施都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9. 何时需要手术干预
当出现角膜溃疡、穿孔或严重瘢痕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羊膜移植、结膜瓣覆盖等。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影响显著,需由眼科专家综合评估。
10. 药物保存与使用注意事项
滴眼液开封后通常有效期为4周,需冷藏保存。使用前检查药液是否澄清无沉淀,避免使用过期药品。不同药物之间至少间隔5分钟使用。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3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