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呕吐与腹痛的常见原因
儿童呕吐伴随腹痛多由以下原因引起:胃肠炎(占70%以上)、食物中毒、消化不良、肠系膜淋巴结炎、肠套叠等。病毒性胃肠炎常伴随发热,细菌性则多有明确饮食史。需注意:若伴随血便或剧烈持续性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急症。
2. 家庭护理黄金48小时
儿童呕吐初期应采取:禁食2小时后尝试少量多次补液(5ml/次,每5分钟1次)。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低渗口服补液盐III(OSM-III),其钠含量从75mmol/L降至45mmol/L,更适合儿童吸收。
补液时机 | 补液量(ml/kg) | 频率 |
---|---|---|
轻度脱水 | 50-100 | 每1-2小时5-10ml/kg |
中度脱水 | 100-150 | 立即就医 |
3. 口服药物选择指南
推荐使用蒙脱石散(思密达)吸附毒素,其吸附力比活性炭强10倍且不被吸收。用法:1岁以下1袋/日,1-2岁1.5袋/日,分3次服用。同时可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
药物名称 | 适用年龄 | 每日剂量 | 注意事项 |
---|---|---|---|
蒙脱石散 | 4月龄以上 | 1-2袋/次 | 需与其它药物间隔1小时 |
益生菌 | 6月龄以上 | 1袋/次 | 饭后服用效果更佳 |
4. 何时必须就医的警示信号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持续6小时无尿、剧烈腹痛超过2小时、呕吐物含胆汁或血性、意识模糊、高热不退。特别注意:婴儿呕吐呈喷射状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
5. 饮食调整与恢复期管理
恢复期应采用BRS饮食法(香蕉-Banana、米饭-Rice、苹果泥-Scrambled egg)。具体方案:第1天仅补液,第2天可少量摄入米汤,第3天逐步加入煮熟的胡萝卜泥。忌用高糖饮料及乳制品。
6. 常见误区纠正
需警惕:禁用成人止吐药(如氯丙嗪),可能引发锥体外系反应。错误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特别提醒:呕吐不等于需要禁食,应采用微量多次补液法。
7. 中医辅助疗法
可尝试推拿疗法:顺时针按摩腹部300次,按揉足三里穴(膝盖下3指)50次。慎用中药,婴幼儿不宜使用苦寒泻下药物。推荐使用小儿推拿贴(含丁香、肉桂等成分)辅助治疗。
8. 预防复发措施
建立饮食卫生习惯:食物需彻底加热,餐具每日煮沸消毒。建议接种轮状病毒疫苗(RV5),可预防70%的重度胃肠炎。6月龄以上婴儿建议接种,保护期可达5年。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3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