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动脉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股动脉是人体下肢供血的主要血管,起始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向下延伸至膝盖。其管径较粗,血流量大,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失血。由于该部位血管暴露且靠近体表,股动脉损伤常发生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锐器伤等场景。
关键知识点:股动脉损伤后,伤口可能喷射状出血,颜色鲜红,每分钟失血量可达500-1000ml。若未及时止血,患者可能在15-30分钟内出现失血性休克。
2. 股动脉破裂的常见原因
股动脉损伤可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类型。开放性损伤多由刀刺伤、枪伤等利器直接刺破血管造成;闭合性损伤则常见于交通事故中的高速撞击或高处坠落时股骨骨折导致血管撕裂。统计数据表明,交通事故引发的股动脉损伤占比超过60%。
损伤类型 | 发生场景 | 占比 |
---|---|---|
开放性损伤 | 刀刺、枪伤 | 35% |
闭合性损伤 | 交通事故、高处坠落 | 65% |
3. 股动脉损伤的典型症状识别
股动脉破裂后会出现三联征:持续性鲜红血液喷射、患肢剧烈疼痛、脉搏消失。若伤者意识清醒,可询问是否感到下肢麻木或发凉,这提示神经供血不足。注意观察伤口周围是否有瘀斑或肿胀,这可能是血管破裂后血液渗出的征兆。
自救关键:发现以上症状时,应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措施,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延误超过10分钟的患者死亡率将显著上升。
4. 紧急压迫止血的正确操作
使用双手拇指进行压迫止血时,需将手指置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处,垂直施加压力。若伤者体重较重,可改为单手握拳压迫法。压迫力度应以伤口停止喷血为标准,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组织损伤。
注意事项:压迫时间建议控制在5-10分钟内,超过20分钟可能导致远端肢体缺血坏死。若使用纱布填塞止血,需保持纱布湿润以增加密封效果。
5. 临时止血带的使用规范
当常规压迫无法控制出血时,可使用止血带。应选择弹性好的布带或专用止血带,置于伤口近心端5cm处。每间隔45分钟需放松2-3分钟,同时记录使用时间。切记不要用铁丝、电线等硬物替代止血带。
错误示范:将止血带直接系在伤口处或未做标记的持续压迫,可能导致组织坏死或加重损伤。
6. 体位调整与伤者管理
在等待救援时,应让伤者平卧并将患肢抬高10-15cm(低于心脏水平),减少血液回流压力。若伤者意识模糊,应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保持环境温度在22-25℃,避免低温诱发血管收缩。
沟通要点:向急救人员详细说明受伤时间、出血量和已采取的止血措施,这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7. 预防股动脉损伤的日常措施
建议高风险职业者(如建筑工人、摩托车骑手)穿戴防护装备,定期进行急救培训。日常生活中避免在湿滑地面奔跑,老年群体应加强髋关节稳定性训练。统计显示,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群在突发事故中的存活率提高40%。
预防措施 | 适用人群 | 效果 |
---|---|---|
穿戴护具 | 建筑工人 | 降低60%损伤风险 |
急救培训 | 普通市民 | 提高35%自救成功率 |
8. 就医后的专业处理流程
医院通常会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和血管造影确诊。治疗方案包括血管缝合术、支架植入或人工血管置换。术后需绝对卧床7天,患肢制动并监测皮温、颜色变化。康复期需配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恢复指标:术后第3天出现患肢肿胀消退、皮温回升至正常,提示治疗有效。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6-8周。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3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