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做什么检查才能查出来(肝硬化做什么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肝硬化诊断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转氨酶(ALT、AST)、胆红素(直接/间接)、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评估肝脏功能。其中:ALT和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胆红素异常可能伴随黄疸,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倒置是肝硬化的典型表现。检查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

2. 肝纤维化无创评估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等技术,利用超声波测量肝脏硬度值(单位kPa)和肝脂肪变程度。例如:LSM值>10kPa高度提示肝硬化,CAP值>248dB/m提示显著脂肪变。这类检查无需穿刺,适合定期监测疾病进展,但肥胖患者可能影响准确性。

3. 影像学检查

B超是首选筛查手段,可观察肝脏形态、回声改变及门静脉增宽等特征。进阶检查推荐:腹部增强CT可清晰显示再生结节和假小叶结构,MRI弹性成像结合常规磁共振能同步评估肝硬化程度及并发症(如脾大、腹水)。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金属植入者禁做MRI。

4. 肝活检病理诊断

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取出1.5cm肝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典型表现为: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肝细胞再生结节。该检查可明确病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肝)、分期及分级,但存在出血风险(发生率约1-2%),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5. 特殊血清学标志物

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等指标,这些生物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例如:HA>120ng/ml提示肝硬化可能,PCⅢ>15ng/ml提示纤维化进展。结合肝纤维化评分模型(如APRI、FIB-4)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6. 肝癌筛查组合

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腹部超声,AFP>400ng/ml提示肝癌可能。推荐每3-6个月复查,同时监测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指标。早期发现可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肝癌筛查已成为肝硬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7. 门静脉高压评估

通过门静脉彩超测量门静脉直径(正常<13mm)和血流速度,肝硬化患者常表现为门脉血流反向。内镜检查可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为轻度(<3条)、中度(3-5条)、重度(>5条),指导预防性治疗决策。

8. 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是肝硬化常见表现,INR值>1.5提示合成功能严重受损。还需检测血小板计数(<100×10⁹/L提示脾功能亢进)、纤维蛋白原(<2g/L提示凝血障碍)。检查前避免服用抗凝药物,结果需结合临床出血表现综合判断。

9. 肝肾综合征预警

监测血肌酐(>1.5mg/dl)、尿钠(<10mmol/L)、尿渗透压(<350mOsm/kg)等指标,早期识别肝肾综合征。同时检测钠钾比(>1提示预后不良),建议肝硬化患者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

10. 营养状态评估

通过白蛋白(<35g/L提示低蛋白血症)、前白蛋白(<0.2g/L提示营养不良)、转铁蛋白(<2.0g/L提示合成障碍)等指标评估营养状况。必要时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指导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肝硬化异常表现 临床意义
ALT(谷丙转氨酶) 0-40 U/L 轻度升高或正常 反映肝细胞损伤
AST(谷草转氨酶) 0-40 U/L 显著升高(>80U/L) 评估肝细胞坏死
白蛋白 40-55 g/L 判断合成功能
LSM(肝硬度) 2.5-7.0 kPa 评估纤维化程度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0.8-1.2 反映凝血功能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37178/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2025年9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9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