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佝偻症?(什么是佝偻症)

1. 佝偻症的定义与病因解析

佝偻症(Rickets)是一种因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青少年的骨骼发育。其核心机制是1,25-二羟基维生素D3生成不足,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血磷降低和骨矿化异常。除维生素D缺乏外,日光照射不足饮食中钙磷比例失衡及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也是重要诱因。

2. 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识别

佝偻症的早期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多汗、易惊、睡眠不安。随着病情进展,骨骼改变逐渐显现:6-12个月婴儿可见颅骨软化方颅;1岁左右出现O型腿X型腿;胸部骨骼可形成肋骨串珠鸡胸。重度患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肌肉无力

3. 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方法

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关键指标包括: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20ng/mL为缺乏)、血磷降低(<2.5mmol/L)和碱性磷酸酶升高(>300U/L)。X线检查可见长骨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典型表现为毛刷样改变杯口状凹陷

检查项目 正常值范围 佝偻症表现
25-羟基维生素D 30-100ng/mL <20ng/mL
血磷 1.3-2.5mmol/L
碱性磷酸酶

4.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管理:
轻度佝偻症:每日补充维生素D 400-800IU,持续60-90天
中重度佝偻症:冲击疗法(每日2000-5000IU),后改为维持量
并发低钙惊厥者:需先静脉补钙再补充维生素D
治疗期间应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调整剂量时需结合骨密度检测生长速度监测

5. 预防策略与日常管理

预防重点在于生后2-3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IU持续至2岁。母乳喂养儿需额外补充,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建议每日户外活动30分钟,保证皮肤暴露于阳光下。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如三文鱼)、蛋黄强化食品

6.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需警惕三大误区:
1. 过量补钙:可能引发肾结石和高钙血症
2. 盲目晒太阳:需避免正午强光暴晒,建议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
3. 忽视饮食干预:单纯依赖药物而忽视营养均衡
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出现呕吐便秘烦躁不安需及时就医。

7. 最新研究进展与治疗方向

近年研究发现: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影响个体易感性
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参与钙吸收障碍
新型维生素D类似物(如帕立骨化醇)减少毒性反应
2023年《儿科内分泌学》报道,联合补充维生素K2可提高骨矿化效率,建议每日剂量15-20μg。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35874/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2025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