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韭菜种子的选种与处理
种植韭菜首先要选择品质优良的种子,建议选用当年新采收的种子,其发芽率可达85%以上。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4-6小时,去除浮在水面的空籽和杂质,再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进行消毒,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2. 适宜的播种季节
韭菜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15-25℃,北方地区最佳播种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南方可提前到2月中下旬。秋季播种可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确保播种后有40-50天生长期。
3. 精细整地与施肥
选择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壤土地块,深耕25-30厘米后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亩+复合肥40公斤。畦面要平整细碎,做成1.2米宽的平畦,沟深20厘米便于排水。
4. 播种方式与密度
采用条播方式,按行距20-25厘米开浅沟,沟深1.5-2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0.5-1厘米。每亩用种量约3-4公斤,播后稍加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5. 出苗期管理
播种后7-10天出苗,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对缺苗处进行带土移栽。苗高5厘米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3-4厘米,促进幼苗健壮生长。
6. 水肥管理要点
韭菜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缓苗后追施腐熟粪尿水1-2次,每次间隔15天。收割前15天追施尿素1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促进叶片生长。
7. 病虫害防治措施
重点防治灰霉病和锈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虫害以韭蛆为主,可在傍晚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灌根。注意交替用药,采收前10天停止用药。
8. 收割与留茬技术
首次收割在植株长出3-4片叶时进行,用快刀齐地割取。收割后保留5-7天让伤口愈合,再追施速效氮肥促进再生。全年可收割4-6次,每次收割后留茬高度保持在2-3厘米。
9. 越冬保护管理
北方地区在初冬土壤结冻前浇透封冻水,覆盖20厘米厚的马粪或麦秸保温。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撤除覆盖物,浇返青水并追施腐熟有机肥,促进新芽萌发。
生长阶段 | 管理重点 | 技术要点 |
---|---|---|
播种期 | 土壤处理 | 深耕细耙,施足基肥 |
出苗期 | 水分管理 | 保持土壤湿润 |
生长期 | 追肥 | 追施腐熟粪肥 |
10. 韭菜田间常见问题
问题1:幼苗徒长:多因氮肥过量或密度过大,应控制氮肥用量并适当间苗。
问题2:叶鞘基部腐烂:多为积水导致,需及时疏沟排水并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3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