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炎是怎样引起的(会厌炎怎么回事)

会厌炎:病因、症状、诊断与防治全解析

会厌炎是一种以咽喉部突发肿胀为特征的急症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死亡。本文从医学角度系统解析该病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及科学防治策略。

一、会厌炎的病理基础

会厌是位于喉部上方的软骨结构,其炎症反应会导致气道阻塞风险。该病本质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理特征为会厌黏膜层及软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 解剖特点决定高风险性:会厌位置特殊,炎症引发的肿胀会压迫气管入口
  • 免疫防御机制失效:当局部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时,病原微生物易侵入深部组织
  • 快速进展特性:病情可在数小时内恶化至呼吸困难阶段

二、核心致病因素解析

1. 感染性病因

约90%病例由细菌感染直接诱发,常见病原体包括:

  •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致病菌)
  • 流感嗜血杆菌(儿童高发类型)
  •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
  • 肺炎链球菌(常伴随其他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可能作为诱因,通过削弱黏膜屏障间接促进细菌感染。

2. 非感染性诱因

  • 物理损伤:异物划伤、胃食管反流灼伤
  • 化学刺激:误服腐蚀性物质
  • 过敏反应:药物/食物过敏引发的喉头水肿
  • 放射治疗:头颈部放疗后黏膜损伤

3. 易感人群特征

以下人群需特别警惕: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感染风险增加3-5倍)
  •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哮喘、慢阻肺)
  •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者
  • 酗酒者(酒精损害黏膜屏障)
  • 近期接受扁桃体切除术患者

三、典型临床表现

1. 病程分期特征

分期 时间范围 主要症状
前驱期 发病初期(0-6小时) 咽痛、低热、吞咽困难
进展期 6-24小时 呼吸困难、犬吠样呼吸音
危重期 超过24小时 三凹征、发绀、意识障碍

2. 特异性体征

  • 间接喉镜可见会厌呈”球状”肿胀
  • 灰白色假膜覆盖会厌表面
  • 颈部僵硬(颈项强直现象)
  • 三凹征(胸骨上窝明显凹陷)

四、规范诊疗流程

1. 急诊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 急性扁桃体炎(无明显呼吸困难)
  • 急性喉炎(声嘶更突出)
  • 异物梗阻(突发呛咳史)
  • 过敏性喉头水肿(接触过敏原史)

2. 必要检查项目

  • 纤维喉镜检查(确诊金标准)
  • 颈部CT扫描(评估气道狭窄程度)
  • 血液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
  • 病原体培养(指导精准用药)

五、阶梯式治疗方案

1. 急性期处理原则

  • 建立静脉通道(优先选择大血管)
  • 高剂量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头孢曲松+甲硝唑)
  • 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地塞米松5-10mg q6h)
  • 保持气道通畅(经鼻气管插管指征:SpO₂<92%)

2. 手术干预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 保守治疗无效持续加重
  • 呼吸窘迫指数>2.5
  • PaCO₂持续升高(>60mmHg)
  • 意识状态改变(GCS评分<12)

六、科学预防策略

1. 一级预防措施

  • 接种流感疫苗(每年秋季接种)
  • HPV疫苗接种(降低相关病毒感染风险)
  • 戒烟限酒(减少黏膜损伤因素)
  • 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HbA1c<7%)

2. 危险信号识别

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就医:

  • 吞咽疼痛伴随呼吸费力
  • 声音嘶哑持续超过24小时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发热超过38.5℃伴寒战

七、预后与随访要点

  • 及时救治者治愈率可达95%以上
  • 遗留喉部瘢痕可能导致长期发声障碍
  • 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喉镜(3个月、6个月)
  • 建议随身携带病情告知卡(注明急救措施)

专家提醒

会厌炎病情发展迅速,患者及家属需掌握”三快”原则:
① 快速识别危险信号
② 快速前往三级医院急诊科
③ 快速配合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

本指南内容基于最新版《成人急性会厌炎诊疗规范》(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年共识),供医疗决策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28330/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下一篇 2025年7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