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临终期症状与照护指南
肝癌晚期患者进入临终阶段时,身体机能会出现显著变化。本文从医学角度解析临终前3天可能出现的症状特征,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提供专业指导方案。
一、临终前3天典型症状表现
- 意识状态改变:约75%患者出现嗜睡或昏迷,表现为对外界反应迟钝、言语混乱,可能伴随谵妄症状
- 呼吸模式异常:呈现潮式呼吸(周期性呼吸加深加快后暂停),每分钟呼吸次数可能降至6-8次
- 循环系统衰竭:血压持续低于90/60mmHg,四肢末端发绀,脉搏细弱不规则
- 消化功能丧失:完全停止进食进水,胃肠道蠕动减弱导致腹胀加重
- 代谢紊乱:出现低血糖(血糖<2.2mmol/L)、电解质失衡(血钾>6.0mmol/L)
- 疼痛管理需求:约60%患者需要静脉PCA镇痛泵维持基础镇痛
二、临终关怀核心护理要点
1. 舒适护理技术
- 体位管理:采用30°侧卧位,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压疮
- 皮肤护理:使用含凡士林的纱布保持会阴部湿润环境
- 口腔护理:每2小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唇部黏膜
- 感官抚慰:播放患者熟悉的音乐(音量控制在45-55分贝)
2. 症状控制策略
- 呼吸困难处理:抬高床头30°,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
- 疼痛管理:按WHO三阶梯方案,优先选择吗啡透皮贴剂
- 腹水处理: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每日<800ml),必要时穿刺引流
- 营养支持:通过鼻饲给予10%葡萄糖溶液维持基础代谢
三、家属心理支持体系
1. 沟通技巧
- 采用”三明治沟通法”:肯定情绪→陈述事实→提供支持
- 设立家庭会议制度,每周进行2次集体沟通
- 准备”生命回顾日记”,记录重要对话和回忆
2. 丧亲辅导要点
- 死亡教育:提前讲解临终过程的生理变化机制
- 哀伤分期指导:帮助识别正常哀伤反应(持续<6个月)与病态哀伤(持续>6个月)
- 建立支持网络:推荐参加临终关怀互助小组(建议每月至少参与2次)
四、医疗团队协作规范
- 多学科会诊频率:每周至少进行2次MDT讨论
- 用药记录要求:实施双人核对制度,镇静药物需在医嘱单上注明用药指征
- 生命质量评估:每日使用PALLQOL量表进行评分
- 伦理决策流程:重大治疗方案变更需签署三方知情同意书
五、特殊情境应对方案
1. 濒死期紧急处理
- 心肺骤停:不建议常规实施胸外按压,优先保证尊严死亡
- 突发出血:局部压迫止血,禁用抗凝药物逆转剂
- 呼吸停止征兆:移除所有侵入性导管,保留必需镇痛装置
2. 宗教文化尊重措施
- 设置独立灵性关怀空间(面积≥15㎡)
- 提供宗教经典文本及仪式用品
- 安排专业灵性护理师进行个性化服务
六、后续事务处理指引
- 遗体处理:建议在死亡后2小时内完成遗体整理
- 医疗文件归档:整理完整的临终关怀记录(包括视频影像资料)
- 社会资源对接:协助申请临终补助金(平均额度约1.2万元/例)
- 纪念活动策划:提供个性化追思仪式设计方案
结语
科学认知临终过程是提升终末期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专业医护团队与家属的协同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帮助家属完成情感过渡。建议定期参加临终关怀培训课程,掌握最新护理技术与伦理准则。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