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前准备】
- 身体检查与疾病筛查:孕前3个月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传染病筛查(乙肝/梅毒/HIV)、TORCH感染检测、甲状腺功能及口腔健康检查。
- 健康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酒至少半年,每日补充0.4-0.8mg叶酸至孕早期结束,控制BMI在18.5-24区间,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 心理准备与家庭支持:夫妻共同学习育儿知识,制定经济计划,建立家庭支持系统,提前规划产假及哺乳期工作安排。
- 【孕早期(1-12周)注意事项】
- 孕吐与营养摄入:采用少食多餐法,单次进食量不超过平时的2/3,优先选择苏打饼干、山楂制品缓解恶心。每日蛋白质摄入需达70g,可食用鸡蛋羹、嫩豆腐、鱼肉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
- 避免有害物质:远离甲醛超标的装修环境,禁用含水杨酸的护肤品,慎用成分不明的中药,避免接触农药、辐射源及高温桑拿。
- 初次产检重点:确认宫内妊娠,测量基础血压(正常≤120/80mmHg),进行NT检查(颈项透明层厚度<2.5mm为正常值),评估妊娠糖尿病风险。
- 【孕中期(13-28周)注意事项】
- 胎动监测:每日固定时段计数,2小时胎动≥10次为正常。首次出现胎动减少应立即就诊,监测胎心率变化。
- 体重管理:每周增重0.3-0.5kg,整个孕期总增长范围12-18kg。肥胖孕妇需控制在7-11.5kg,BMI>30者建议咨询营养师。
- 孕期常见不适处理:水肿患者抬高下肢30°促进回流,穿弹力袜预防静脉曲张;痔疮可用温水坐浴,每日两次每次10分钟,肛门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
- 【孕晚期(29-40周)注意事项】
- 分娩准备:孕36周后模拟入院流程,准备待产包(含产妇护理垫20片、新生儿NB码纸尿裤50片、哺乳内衣3套)。学习拉玛泽呼吸法,参加医院分娩课程。
- 异常情况识别:羊水量突然减少需警惕胎儿缺氧,破膜后立即平卧抬高臀部送医,出现规律宫缩(5-6分钟一次持续30秒以上)即进入临产阶段。
- 分娩方式选择:骨盆测量坐骨结节间径<8cm时考虑剖宫产,胎儿双顶径>9.5cm需评估顺产可行性,前置胎盘患者严格卧床禁止性生活。
- 【科学饮食指南】
- 营养素配比:碳水化合物占50%,优质蛋白30%,脂肪20%。推荐三文鱼(富含DHA)、深绿色蔬菜(维生素K)、低汞鱼类(每周2-3次)。
- 特殊需求补充: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补充元素铁100-200mg/日,联用维生素C促进吸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需服用熊去氧胆酸。
- 绝对禁忌食品:生食刺身、溏心蛋、未巴氏杀菌乳制品,避免过量咖啡因(每日<200mg),慎用桂圆、荔枝等热性水果。
- 【安全运动方案】
- 推荐运动类型:孕期瑜伽(避免仰卧位动作),游泳(水温不超过32℃),散步(每日30分钟分3次进行)。孕28周后可尝试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
- 运动禁忌警示:禁止举重物>5kg,避免仰卧起坐、跳跃等高冲击运动,运动中出现头晕、阴道出血应立即停止。
- 睡眠姿势指导:孕20周后左侧卧位为主,双腿垫枕减轻腰背压力,使用孕妇枕支撑腹部与腰部曲线。
- 【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 严重孕吐治疗:晨起前含服姜片缓解,维生素B6 10-25mg/日可改善症状,持续呕吐导致脱水需静脉补液。
- 妊娠糖尿病管理:每日监测血糖4-6次,主食选择升糖指数<55的食物(如燕麦、荞麦),胰岛素治疗首选门冬胰岛素。
- 焦虑情绪疏导:每日记录心情日记,参加孕妇团体辅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SSRI类抗抑郁药(如舍曲林)。
- 【产检项目详解】
- 必检项目清单:唐氏筛查(孕11-14周)、四维彩超(孕22-26周)、OGTT试验(孕24-28周)、胎心监护(孕36周起每周一次)。
- 异常指标解读:AFP升高需排查神经管缺陷,HCG倍增时间<2天提示流产风险,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为正常结果。
- 遗传咨询指征:高龄产妇(≥35岁)、家族遗传病史、本次妊娠有不良孕产史,需进行羊膜腔穿刺或无创DNA检测。
- 【分娩与产后准备】
- 住院物品清单:产妇:一次性马桶垫、防滑拖鞋、吸奶器(电动款最佳);新生儿:脐带护理包、体温计、黄疸仪。
- 产后恢复要点:恶露排出观察(持续4-6周,血性转浆液性为正常),6周内禁止盆浴,哺乳期避孕首选纯孕激素制剂。
- 母乳喂养技巧:按需喂养(每2-3小时一次),正确衔乳(婴儿口含大部分乳晕),乳头皲裂可涂羊毛脂乳膏。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2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