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技术,全称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主要通过高频声波反射成像,对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动态评估。
- 其核心检查内容涵盖以下六大维度:
- 心脏结构评估:测量心房、心室腔室大小及形态,观察室壁厚度与运动状态
- 瓣膜功能分析:检测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的开放闭合情况
- 血流动力学监测:量化各瓣膜口血流速度、方向及压力梯度变化
- 心肌运动功能:评估局部节段性运动异常及整体射血分数
- 心包病变诊断:识别积液量、性质及是否存在缩窄性改变
- 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精准定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畸形位置
- 临床应用覆盖:
- 冠心病评估:通过室壁运动异常判断心肌缺血范围
- 心衰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重要诊断指标
- 高血压心脏病监测:左室肥厚程度与心脏重构进程
- 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赘生物附着部位及瓣膜破坏程度
- 人工瓣膜功能评价:机械瓣/生物瓣的开闭协调性
- 检查流程详解:
- 常规检查需空腹2小时以上,检查前需静坐休息15分钟
- 探头接触部位需涂抹耦合剂,检查全程约20-40分钟
- 特殊情况下需加做负荷试验或食道超声增强图像质量
- 关键参数解读:
- EF值:正常范围50%-70%,<40%提示心衰可能
- E/A比值:反映二尖瓣血流速度,<1.2提示舒张功能减退
- EPSS参数:估测二尖瓣反流量的重要指标
- 心输出量(CO):正常成人6-8L/min,异常提示泵血功能障碍
- 与其它检查对比:
- 与心电图相比:可直观显示解剖结构,弥补ECG仅记录电信号的局限
- 相较于CTA:无需造影剂,更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
- 对比心脏MRI:价格更低廉,检查时间缩短50%
- 临床应用案例:
- 急性胸痛鉴别:区分心梗与主动脉夹层
- 心律失常溯源:寻找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
- 先心病术前评估:精确计算分流压差指导手术方案
- 最新技术进展: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提升心肌运动分析精度达30%
- 实时三维成像:复杂畸形诊断准确率提升至98%
- 人工智能辅助:自动测量参数误差率降低至2%以内
- 检查报告解读:
- M型曲线:观察心室壁运动轨迹
- 二维切面:左室长轴、短轴等标准切面图像
- 频谱多普勒:显示血流速度-时间曲线
- 彩色多普勒:可视化血流方向与反流情况
- 注意事项:
- 检查前需停用影响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
- 肥胖患者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建议提前控制体重
- 严重肺气肿患者需延长检查时间以获得清晰图像
该检查作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核心手段,具有无辐射、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已成为胸痛三联征鉴别诊断、心脏介入手术风险评估、心力衰竭分期管理等场景中的首选影像工具。临床医生结合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患者临床表现,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动态监测疗效。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2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