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儿发育情况
- 胎儿大小:约38厘米长,重约1.3公斤,体型逐渐丰满,皮肤由透明变为粉红色
- 器官系统:肺部形成表面活性物质,脑细胞快速分裂,听觉系统完善,可辨识母亲声音
- 感官发展:味觉敏感度提升,可通过羊水感知甜咸味道,视觉系统初步建立,对光线变化有反应
- 运动模式:胎动频率稳定在每天10次以上,四肢伸展幅度受限,开始练习吸吮动作
- 孕妇身体变化
- 子宫底高度达脐上3横指,腰围增加约25-30厘米
- 关节韧带松弛导致骨盆疼痛,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提升至40%
- 胃容量减少至500毫升,出现餐后烧心现象
- 血容量达到峰值,比孕前增加40-45%,可能出现轻度贫血
- 关键护理要点
- 睡眠管理:建议左侧卧位,使用孕妇枕支撑腹部,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
- 体重监控:每周增重不超过0.5公斤,总增重控制在11-16公斤范围内
- 运动方案:每日散步30分钟+凯格尔运动,避免仰卧位运动和剧烈跳跃
- 皮肤护理:使用含乳木果油的保湿霜预防妊娠纹,每日饮水量保持2.5升
- 营养补充指南
- 蛋白质需求:每日摄入70克优质蛋白(相当于2个鸡蛋+150g鱼肉+200ml牛奶)
- 铁元素补充:红肉+维生素C食物同食促进吸收,血红蛋白低于110g/L需遵医嘱补铁
- 钙质摄取:每日需1200mg,除奶制品外可食用芥蓝、黑芝麻等植物性钙源
- 膳食纤维:每日25-30g,预防便秘同时控制血糖水平
- 产检重点解析
- B超检查:测量股骨长径和头围,评估胎儿生长曲线,检测胎盘位置和羊水量
- 糖耐量筛查:75g葡萄糖测试,空腹<5.1mmol/L,1小时<10mmol/L,2小时<8.5mmol/L
- 胎心监护:每周监测胎心基线在110-160次/分钟,变异正常范围±15bpm
- 常见异常处理
- 胎动减少:2小时内少于6次需立即就诊,可用计数法记录每次持续时间
- 宫缩鉴别:真宫缩间隔规律并伴随宫颈扩张,假性宫缩可通过改变体位缓解
- 水肿管理:抬高双腿高于心脏位置30分钟/日,避免长时间站立
- 出血应对:轻微褐色分泌物休息观察,鲜红色出血伴腹痛需急诊处理
- 分娩准备事项
- 待产包清单:含产妇用品(卫生巾、哺乳文胸)、婴儿衣物、证件资料等
- 临产征兆:见红、破水、规律宫缩(每5分钟一次持续1分钟以上)
- 分娩方式选择:结合骨盆测量数据和胎儿位置,提前与医生制定预案
- 心理建设:参加分娩课程学习呼吸技巧,建立支持性社交网络
- 特殊状况应对
- 妊娠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使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必要时胰岛素治疗
- 高血压管理:监测血压维持在130/80mmHg以下,低盐饮食配合药物干预
- 多胞胎注意事项: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缩短产检间隔至每2周一次
- 剖宫产准备:术前禁食6小时,术后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
- 产后衔接计划
- 母乳喂养指导:掌握正确衔乳姿势,建立供需平衡机制
- 恶露观察:持续4-6周,血性恶露→浆液性→白色恶露的转变过程
- 复诊安排:产后6周进行盆底肌力评估和子宫恢复检查
- 新生儿护理:脐带护理、黄疸监测、疫苗接种时间表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2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