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肱骨概述
- 肱骨是人体上肢骨骼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上臂区域,连接肩关节与肘关节,是连接躯干与前臂的关键承重骨。
- 其解剖结构分为三大部分:
- 上端膨大的球状结构称为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形成肩关节
- 中部为圆柱形的肱骨干,承担主要支撑功能
- 下端分叉形成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和桡骨构成肘关节复合体
- 临床重要性解析
- 在运动医学中,肱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3%,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肱骨外科颈区域
- 神经血管走行特征:
- 桡神经紧贴肱骨中段行走,骨折易导致腕下垂症状
- 腋动脉在腋窝处包绕肱骨近端
- 常见病理状况详解
-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发生机制:
- 前臂伸肌起点慢性劳损
-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形成
- 肱骨骨折分类:
- 按解剖部位分:外科颈骨折、骨干骨折、髁上骨折等
- 按移位程度分:无移位型、部分移位型、完全移位型
- 康复训练方案
- 术后早期康复(0-4周):
- 被动肩关节钟摆练习
- 等长收缩训练(握力器挤压)
- 中期强化(5-12周):
- 弹力带抗阻训练(从30%1RM开始)
- 水中运动恢复关节活动度
- 后期功能重建(3个月后):
- 自由重量训练(哑铃推举)
- 功能性动作模式训练(药球抛接)
- 运动防护指南
- 投掷类运动防护要点:
- 采用渐进式负荷训练法
- 使用肘部护具分散压力
- 健身爱好者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发展三角肌而忽视肩袖肌群
- 深蹲训练时保持肘部固定角度
- 影像诊断技术
- 三维CT扫描优势:
- 精确显示骨碎片空间关系
- 术前模拟复位效果
- MRI检查指征:
- 疑似合并神经损伤
- 软组织挫伤评估
- 中医理疗应用
- 针灸取穴原则:
- 局部取曲池、手三里
- 远端取合谷、外关
- 推拿手法禁忌:
- 新鲜骨折禁用摇肩手法
-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慎用
- 最新医学进展
- 生物可吸收内固定材料:
- 聚乳酸螺钉降解周期约2年
- 减少二次手术需求
- 干细胞治疗前景:
- 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愈合
- 动物实验显示缩短修复时间30%
- 日常生活防护
- 家居环境改造建议:
- 浴室安装扶手降低跌倒风险
- 家具边缘进行防撞处理
- 驾驶安全提示:
- 调整座椅避免手臂持续屈曲
- 定期做颈部侧屈拉伸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