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小儿肠胃型感冒?
肠胃型感冒是由柯萨奇病毒引发的消化道传染病,不同于普通感冒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特点,该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潜伏期通常为1-3天,多发于换季时节,婴幼儿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更易感染。
- 二、典型症状表现
- 1. 消化道症状:
- 突发性呕吐:晨起空腹呕吐最常见,呕吐物含胆汁呈黄绿色
- 水样腹泻:每日可达5-8次,粪便呈蛋花汤样伴黏液
- 腹部压痛:右下腹麦氏点压痛需警惕阑尾炎误诊
- 2. 全身症状:
- 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
- 精神萎靡:患儿出现嗜睡、烦躁交替状态
- 脱水征象: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
- 三、家庭急救护理方案
- 1. 补液治疗:
- 口服补液盐III:按说明书配比,每次腹泻后补充50ml
- 淡盐水调配:1000ml温水+1.75g食盐+6茶匙糖
- 静脉输液指征:6小时内无尿、眼窝凹陷明显
- 2. 饮食调理:
- 禁食期管理:呕吐频繁时暂禁食4-6小时
- 恢复饮食阶梯:
- 第一阶段:米汤/苹果泥(每次30ml,每小时1次)
- 第二阶段:面条/蒸苹果(控制在日常量1/3)
- 第三阶段:软米饭/烂面条(逐步增加至正常量)
- 禁忌食物:乳制品、高纤维蔬菜、甜食
- 3. 对症处理:
- 止吐药物:多潘立酮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肠道微生态调节: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可修复菌群
-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避开胸前区,腋下腘窝重点擦拭
- 四、药物治疗原则
- 1. 抗病毒治疗:
- 利巴韦林喷雾剂:适用于鼻腔给药减轻呼吸道症状
- 干扰素α-2b:严重病例需遵医嘱注射
- 2. 肠道保护:
- 蒙脱石散:餐前1小时服用,避免与抗生素同服
- 消旋卡多曲:2岁以下需谨慎使用
- 3. 抗生素使用禁忌:
- 明确病毒感染时不使用头孢类抗生素
- 仅当合并细菌感染(如白细胞升高)才考虑使用
- 五、居家护理要点
- 1. 环境管理:
- 保持室温22-25℃,湿度50%-60%
- 呕吐物处理:配制1:98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
- 2. 观察指标:
- 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变化
- 监测体温曲线,绘制退热药使用时间表
- 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
- 3. 并发症预警:
- 持续高热超过3天
- 出现血便或柏油样便
- 意识模糊或抽搐发作
- 六、预防保健措施
- 1. 日常防护:
- 餐具煮沸消毒15分钟
- 玩具定期用75%酒精擦拭
- 饭前便后七步洗手法
- 2. 免疫增强:
- 维生素AD滴剂维持免疫功能
- 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屏障
-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秋季前完成)
- 七、特殊人群处理
- 1. 婴儿护理:
- 母乳喂养暂停含乳糖配方
- 改用无乳糖婴儿配方奶粉
- 监测尿布湿度判断脱水程度
- 2. 学龄儿童:
- 建立症状日记便于医生评估
- 避免自行服用成人止泻药
- 复课标准:症状消失后48小时
- 八、就医指征速查表
紧急情况 | 持续呕吐无法进食>8小时 |
---|---|
警示信号 | 囟门凹陷、哭时无泪 |
危险征兆 | 口唇发绀、四肢冰凉 |
实验室异常 | 血钠<130mmol/L或>145mmol/L |
- 九、康复期注意事项
- 恢复期继续低渣饮食2周
- 避免立即恢复运动量
- 监测体重变化每周称重
- 十、常见误区解析
- 误区1:”止吐就用吗丁啉” → 可能加重腹泻需慎用
- 误区2:”腹泻必用止泻药” → 急性期应让毒素排出
- 误区3:”发烧必须退到正常” → 38.5℃以下可物理降温
- 十一、中医辅助疗法
- 推拿手法:
- 顺时针摩腹:每次5分钟
- 揉足三里:每侧3分钟
- 捏脊疗法:隔日1次
- 药膳食疗:
- 山药小米粥:健脾止泻
- 苹果姜茶:缓解胃寒呕吐
- 薏米红豆汤:消除水肿
- 十二、预后与随访
- 多数患儿1-3周内痊愈
- 反复感染者需排查免疫缺陷
- 3个月内记录消化道症状复发情况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18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