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第一最好的护肝药(复方甘草酸苷片的作用)

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与应对措施

下肢动脉栓塞是一种血管急症,需及时识别与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本文从症状识别到急救指南,为您提供科学参考。

一、典型临床表现

  • 突发性剧烈疼痛:患肢出现持续性胀痛或刺痛,尤其夜间加重。
  • 皮肤颜色改变:足部或小腿皮肤苍白(缺血期)、青紫(淤血期),触感冰凉。
  • 脉搏减弱或消失: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无法触及。
  • 感觉异常:麻木、针刺感,严重时出现运动障碍。
  • “5P”征预警:剧痛(Pain)、苍白(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麻痹(Paralysis)、脉搏消失(Pulselessness)。

二、紧急处理四步法

  1. 立即停止活动,将患肢抬高30°减少耗氧量。
  2. 保持体温,避免冷敷或热敷,防止血管痉挛或烫伤。
  3. 严禁按摩患肢,以免栓子脱落引发新栓塞。
  4.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既往无禁忌者)缓解痉挛,同步呼叫急救。

三、就医与治疗要点

黄金救治时间:发病6小时内

  • 影像确诊:CTA/MRA/Doppler超声定位栓塞部位。
  • 溶栓治疗:尿激酶/rt-PA静脉或导管介入给药。
  • 机械取栓:导管取栓术直接清除血栓(推荐发病14天内)。
  • 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恢复血流。
  • 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INR维持2-3。

四、预防复发关键

  • 心源性栓塞患者:规范抗凝(房颤患者INR目标2.5-3.5)。
  • 控制危险因素:血压<140/90mmHg,LDL-C<1.8mmol/L,戒烟。
  • 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
  • 定期复查:每3个月监测踝肱指数(ABI)及血管超声。

五、生活管理指南

康复期需注意:

  • 每日温水泡脚(不超过40℃),促进侧支循环。
  • 适度运动:发病后2周开始踝泵训练,逐步过渡至步行锻炼。
  • 饮食原则:低盐(<5g/d)、低脂、高纤维,补充维生素B族。
  • 警惕复发信号:若再次出现“静息痛”或夜间痛,2小时内必须就诊。

注:本文数据依据《急性肢体缺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15855/

(0)
墨香轩墨香轩
上一篇 2025年5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2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