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盘低置怎么办?科学应对指南
- 一、胎盘低置概述
- 胎盘低置(Placenta Previa)指妊娠晚期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覆盖宫颈内口,发生率约0.5%。分为完全性、部分性和边缘性三种类型,易引发无痛性阴道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
- 二、病因与高危因素
- 1. 多次妊娠史(尤其剖宫产史增加风险达3-4倍)
 2. 子宫内膜损伤(如人流、刮宫史)
 3. 双胎或多胎妊娠
 4. 吸烟、营养不良等生活方式因素
- 三、典型症状识别
- 1. 妊娠28周后突发无痛性阴道流血
 2. 出血量与胎盘覆盖程度相关
 3. 反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需监测Hb水平)
 4. 完全性胎盘前置常伴随胎位异常(臀位发生率超60%)
- 四、确诊与评估流程
- 1. 超声检查金标准(经腹/经阴道超声分辨率差异分析)
 2. 需排除前置血管、帆状胎盘等类似病症
 3. 胎儿监护:NST测试频率建议
 4. 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 五、医学干预方案
- 1. 保守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无活动性出血):
 – 绝对卧床(抬高臀部15°最佳体位)
 – 禁止性生活与阴道检查
 – 使用硫酸镁保胎(剂量需个体化调整)
 – 每2周超声复查胎盘位置变化
- 2. 紧急处理(出现持续出血或早产征兆):
 – 立即住院观察
 – 备血及交叉配血准备
 – 胎心监护升级为持续电子监测
 – 必要时行选择性剖宫产(孕周≥34周)
- 3. 手术治疗:
 – 剖宫产术式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需避开胎盘)
 – 产后出血预防措施(B-Lynch缝合术应用指征)
 – 极少数需行子宫切除的情况
- 六、日常管理要点
- 1. 生活调整:
 – 每日记录出血情况(颜色、量、伴随症状)
 – 保持大便通畅(乳果糖口服液使用指导)
 – 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
- 2. 营养支持:
 – 补充铁剂(多糖铁复合物较传统补铁剂胃肠道反应降低40%)
 – 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1.2g/kg理想体重)
 – 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每日摄入量建议)
- 3. 医疗随访:
 – 建立个案管理档案
 – 每周胎动计数指导(10次/2小时正常值)
 – 准备应急包(含产检资料、血型卡、急救联系人)
- 七、分娩期管理策略
- 1. 剖宫产指征:
 – 完全性胎盘前置
 – 阴道出血无法控制
 – 胎儿窘迫征象
 – 孕妇合并内科疾病
- 2. 手术时机选择:
 – 单胎妊娠建议37-39周
 – 双胎妊娠34-36周
 – 出血量>500ml立即终止妊娠
- 3. 手术操作要点:
 – 全麻与硬膜外麻醉选择依据
 – 胎盘剥离面止血技术(双侧子宫动脉结扎适用情况)
 – 新生儿复苏团队待命准备
- 八、产后护理重点
- 1. 出血监测:
 – 2小时内每15分钟观察宫缩与出血量
 – 使用缩宫素时注意过敏史筛查
 – 超声评估胎盘残留(敏感度达95%)
- 2. 感染防控:
 – 会阴护理频次建议(每日2次碘伏消毒)
 – 抗生素使用疗程(通常72小时)
 – 发热>38℃需立即检查血培养
- 3. 产妇康复:
 – 渐进式活动计划(术后第2天床边活动指导)
 – 心理疏导(焦虑自评量表SAS筛查)
 – 产后42天复查盆底超声
- 九、常见误区解析
- 1. “卧床休息就安全”:需配合药物治疗
 2. “出血停止即可活动”:仍有复发风险
 3. “自然分娩成功率高”:完全性前置绝对禁忌
 4. “产后胎盘自动排出”:前置胎盘剥离困难需手术干预
- 十、预后与生育规划
- 1. 母体并发症风险:
 – 远期前置胎盘复发率约4-8%
 – 子宫瘢痕妊娠风险增加
 – 未来妊娠需提前产前检查
- 2. 胎儿预后:
 – 早产率约60%,需新生儿科支持
 – 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较高
 – 出生后需完善听力筛查
- 3. 再孕指导:
 – 至少间隔18-24个月
 – 孕早期即行超声排查
 – 有剖宫产史者警惕凶险型前置胎盘
- 十一、专家特别提醒
- 1. 突发出血立即平卧并呼叫急救
 2. 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
 3. 保存每次出血样本供医生分析
 4. 建议家属参与孕期教育课程
- 十二、权威诊疗流程图
- 孕28周超声筛查→异常者入院观察→制定个体化方案→定期评估胎盘位置→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多学科团队手术准备→术后系统监护→出院后长期随访
原创文章,作者:墨香轩,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secc.com/p/10861/
 
                